陳 念渝

桃園人,目前在新竹讀書。喜歡文字、喜歡旅行。

過往文章

影評《阮玲玉》:愛得灑脫的舊時代女子,留下對世界最後的溫柔

三段感情中的阮玲玉像是獨自一人待在峽谷一端,對著山谷聲嘶力竭的吶喊,而未得到回音的孤寂與痛心。看著電影,我們彷彿聽見阮玲玉無聲的傾訴:我只不過是不顧一切的去愛呀…

生命存在的憑證-開箱鯨魚化石的科博館團隊

今年5月,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的助理研究員楊子睿與團隊,一同在恆春的頭溝河谷中發現了一具臺灣目前保存得最完整的大型鯨魚化石。團隊中不少人都是第一次參與大型古生物化石開挖,過程中除了需要克服地獄般的天氣,還面臨蚊子、暴雨淹水等考驗,但也每天都有不同驚喜。

白紙革命:六四以來最大抗議浪潮,這次真的會有所改變嗎?

最一開始的抗爭是從新疆發起的。新疆人(而且是漢人)一開始的口號超卑微,喊著「我們是人」、「為人民服務」。你聽到會很難過,覺得這是什麼卑微的請求?但這就是極權國家。

沙國贈送球員勞斯萊斯?卡達與沙烏地阿拉伯的假新聞資訊戰

為什麼沙烏地阿拉伯和卡達互看不順眼?除了卡達爭取到世足賽主辦權的光彩壓過鄰國,深層原因是卡達創立國際新聞頻道半島電視台,把西方式的新聞觀點帶進中東,這也是為何半島電視台在2011年到2013年間以支持角度報導阿拉伯之春。 阿拉伯之春導致埃及獨裁者垮台,也讓中東皇室瑟瑟發抖,沙烏地阿拉伯雖然盛產石油卻嚴重貧富不均,60%國民的平均壽命僅三十歲。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透過三個自我狀態,發現更好的自己

溝通分析取向提醒我們每個人都可能處於四種心理地位:「我好,你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好」與「我不好,你不好」。這些心理地位反映了我們看待自己與他人的態度與方式。

當「蔡依林」成為活出自己的符號

「沒有人是完全沒有錯誤的,人生正因我們有錯誤才精彩。」這番話說來輕鬆灑脫,卻是她20年的歷程累積換來的,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回顧那些辛酸,仍會感到有些不捨,但過往的努力沒有付諸流水,一點一滴都是灌溉她的養分,若非走過這一遭,經過時光的淬煉,練就她強大的心理素質,也就無法見證她從過去沒有靈魂的軀殼,蛻變為有血有肉、完整的自我。

全能上帝視角模式打開:你的每個選擇,都可以是後設認知

「後設思考就像是我們思考的 Google 街景,為我們拉開3D甚至是全景的圖像,讓我們對於自己曾經走過的職涯道路,以及尚未開展的人生道路,有更全面的視角,也更能在符合現實的狀況下,真正認識自己。」像是以俯瞰的視角在看世界,建立一套嶄新的思考架構,跳脫既有的模式,學會接受現實,體認到內省與外觀的差異,理解每個當下的自己,勇於面對不如預期的結果。

幾種練習和途徑,培養孩子成為有同理心的人

同理心是需要長時間不斷練習的,但長年關注幼兒同理心發展的教育心理學家蜜雪兒.玻芭博士(Michele Borba,Ed.D.)卻發現:相較於孩子的「品德」,多數家長更重視孩子的「成績」,而隨著社會的變遷,比起關懷生活周遭的人事物,近代的孩子似乎更著重個人在網路社群上所展現的形象。種種因素導致孩子們普遍缺乏學習同理心的環境,因此「如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顯得格外值得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