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簡單的説,就是知道別人的腦袋裡在想什麼,不會去做人家不喜歡的事。發展不好,就不懂媽媽在生什麼氣,也不懂人家的期待,是一種心智未成熟的問題。「搶別人的玩具」、「想要的東西就必須要立刻得到」、「認為自己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這些自我為中心的行為常常會發生在小孩身上,他們覺得世界都圍著他們旋轉。小孩缺乏同理心,不會為別人著想是很正常的現象,同理心非天生養成,要靠後天慢慢練習。
前些日子有則新聞:一位媽媽突然在晚間的北捷月台昏倒,幸好在一旁的4歲孩子主動尋求附近大人的幫忙,讓媽媽即時送醫治療。
這個事件中,除了大眾議論紛紛的「孩子機警懂事」之外,更重要的是「孩子對身旁人的細心觀察與關心」,因為他能夠「發現」並且「感覺」到媽媽的不舒服,才能展開「關懷的行動」,這便是幼兒這麼小就有同理心?-孩子展現關懷同理4面向中我們所提到的,幼小孩子展現同理心的生活痕跡。
同理心是需要長時間不斷練習的,但長年關注幼兒同理心發展的教育心理學家蜜雪兒.玻芭博士(Michele Borba,Ed.D.)卻發現:相較於孩子的「品德」,多數家長更重視孩子的「成績」,而隨著社會的變遷,比起關懷生活周遭的人事物,近代的孩子似乎更著重個人在網路社群上所展現的形象。種種因素導致孩子們普遍缺乏學習同理心的環境,因此「如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顯得格外值得探討。
同理心養成-角色扮演練習
要培養出有同理心的孩子,我們可以把握以下三個重要的方向,並在生活中嘗試一些小練習:
- 角色扮演1|情緒墾荒者-學習體察他人的感受
角色實踐1-1 成為「感覺偵探」:
在公園、超市、購物中心或遊樂場的時候,帶著孩子一起觀察別人的表情和肢體語言,這可以幫助孩子將表情、肢體語言與特定情緒連結在一起,像是「弟弟你看,那個女孩握緊拳頭、皺起眉頭,你覺得她是什麼感覺?為什麼她會皺眉頭呢?」。
角色實踐1-2 共讀「探討感覺」的繪本:
將書中角色的表情與適當的情緒或感受做配對,蜜雪兒在書中《害怕黑夜的大象》,並且務必在大象露出害怕表情的那頁停留一下,跟孩子分享:「大象的臉看起來怎麼樣?他為什麼害怕?你以前有沒有像他這樣害怕過?」,從繪本開始引導孩子覺察不同的情緒。
上面的小練習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己的「感覺詞彙庫」!而這些「蒐集」來的感覺情緒,還可以製作成「感覺小卡片」-在每張卡片上寫下情緒詞彙,並從不要的雜誌、報紙上剪下相對應的表情圖片,帶著孩子觀察人物的眉頭、眼睛、嘴巴和肢體動作等不同肢體訊息所帶來的情緒線索。
- 角色扮演2|關懷外送者-建立道德自我認同
角色實踐2-1 親子一起製作「關懷剪貼簿」:
捕捉孩子關懷他人的時刻,讓孩子在學業成就之外,發現自己擁有的關懷、體貼別人的特質。用照片、塗鴉、文字等紀錄孩子友愛同學、愛護小動物、保持運動家精神等的寶貴時刻,任何你或孩子想嘗試的方式都可以。
角色實踐2-2 家長每年寫一封「生日信」給孩子:
在信中列舉孩子在過去一年的特殊時刻,同時描述孩子關懷他人的特質,比如懂得替別人著想的個性、慷慨大方的精神、堅定善良的心等。
在孩子的成長階段,大人對他們說的話至關重要,上面的小嘗試能幫助孩子從生活的細節中累積正向的自我形象認同,讓孩子明白「關懷他人是很重要的事」。
- 角色扮演3|共感實習生-激發道德想像力,有助於了解他人的需求
角色實踐3-1 擴大觀點的「體驗練習」:
運用「感覺+需求」的公式,利用機會教育、真實事件或繪本影片中的素材,除了幫助孩子注意他人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引導孩子進一步猜想「對方(或故事主角)可能需要什麼?」。
另一方面,也可以帶孩子一起參與特殊情境的交流體驗,如:老人照護中心、兒童身障機構等,幫助孩子對各式各樣的人有更多了解,事後也和孩子聊聊過程中的發現與感受。
角色實踐3-2 從「我」到「你」的思考練習:
戲劇演出或故事角色的模仿可以提升孩子換位思考的能力。也可以透過幾個問題一步步地幫助孩子從原先「我」的觀點思考角色,轉換為真正從「你」為出發點想像他人的想法與感受,像是「假如你是主角,你會怎麼做?」、「這個角色的感受是什麼?你覺得他在想什麼?」等。
同理心會持續成長,現在只是第一哩路
孩子的人生如同一張白紙,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經過上面說的練習與嘗試,可以紀錄陪伴孩子同理心養成的點點滴滴,同時幫助孩子的「助人肌肉」持續受到滋養而強壯,甚至透過訓練養出反射性的同理心「肌肉記憶」。這些學習的累積,讓孩子們視自己為關心他人的人,也才能在慢慢長大的人生旅途中,真正且持續地幫助別人。
幫助孩子理解同理心可以透過練習來成長,這樣的成長心態可以幫助孩子做出正向的選擇,甚至能夠影響身旁的同儕。在需要的時候付出同理心,獲得體貼、幫助他人所帶來的溫暖喜悅。
本文轉載自雞湯來了,原文連結
作者/雞湯來了編撰團隊,陳映羽、陳世芃、張芷晴、翁欣容、蕭子喬
參考資料 : 蜜雪兒・玻芭(2017)。我們都錯了!同理心才是孩子成功的關鍵(一版),字畝。
實習編輯:陳念渝
核稿編輯:Xe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