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enie

典型的巨蟹座&INFP,相信溫柔和敏感的力量也可以很偉大,堅信的人生格言是「所有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過往文章

未來股市翻轉?AI取代股票分析師的可能性有多高?

在過去三個月,如果要挑一項對世界最有影響力的新科技,我想ChatGPT絕對當之無愧,不只帶動一系列AI概念股飆漲,更讓外界關注,究竟AI會取代哪些工作?如果有AI,我們還需要傳統的股票研究員和基金經理人嗎? 剛好,前陣子筆者在清大進修金融科技,也接觸一點AI。來談談量化交易、AI會對傳統質化研究產生什麼衝擊?以及AI是否會取代分析師、經理人?

後疫情供應鏈趨勢:全球化已死?

過去走了上百年的全球化分工,大概沒想過,有天會因為疫情封城、供應斷鏈、戰爭,導致從國家、品牌商、供應鏈,都開始思考在地生產和短鏈供應,要組「在地供應鏈」,儼然推翻過去實行上百年的假設。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就直言,「全球化幾乎已死。」這不只涉及高科技的半導體供應鏈,現在甚至連傳產都在悄然催化中。 但,一時半刻喊出來的去全球化、短鏈,真的能成嗎?背後存在什麼樣的博弈和決策?如果供應鏈步上遷徙潮,下個重鎮又該去哪?

藍調時光讀後感:為幸福而生

「我們都有一項不能忘懷的使命,我們並非為了承受痛苦、迎接不幸而誕生在這塊土地上。而是為幸福而生。」《我們的藍調時光》最後一段這樣寫道。 做為同樣超會寫的人(好意思),我第一次被提醒,原來寫作、當好太太好媽媽,都不是人生的目的。 在長長的一生中無時不刻都感知到活著的幸福,才是啊。

知識焦慮:哪種學習方式最適合你?三種方式一次看!

碎片化學習最大的好處,就是資訊量輕薄短小、好吸收。 比起長篇大論的系統解說,多數人看到一則短而有用的資訊,會比較有意願讀完。 反正,如果讀了沒用,也不會浪費多少時間嘛!這比較符合現代人的閱讀型態。

為什麼學那麼多都沒用?破除三迷思,讓知識成為行動

在這個資訊發達的時代,獲得知識的成本越來越低,也因為不稀缺,知識本身變得沒那麼值錢。 真正值錢的,是有深度的思考,是應用、消化知識的方式。

三個秘訣,讓婚姻中的「愛」更遠

許多人總認為婚姻比交往時更平淡,是因為「從愛情變成了親情」。但無論是何種階段的「愛」,都需要用心經營與培養,讓愛走得更遠,也才能製造出屬於婚姻生活的驚喜時刻。

婚後發現性生活不協調,只能分開或忍耐嗎?

性愛雖然是人類的天性,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但好的性愛都是要刻意創造出來的,無論是透過情趣用品、心理上的愉悅或是外在環境的舒適與安心,都是助長情慾的因素,婚後的夫妻也可以採用方法去營造一個美好的氣氛和環境。

《游牧人生》與《阿拉斯加之死》:改變你一生的流浪電影

「家」的形式不只有一種選擇,人生中許多事情也是如此,不只有一種結果或一種答案。大衛在游牧旅程中重新投向家庭的懷抱,鮑伯找到畢生志業和使命,芬恩也帶著被回憶充實著的內心踏上游牧之旅,在荒野找到生命出口的克里斯也獲得超越肉身的心靈富足。 只要心之所向,人生沒有絕對的標準,值不值得,只有自己才能夠評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