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是時下收看影片的重要媒介,而Youtuber更晉升為熱門的職業選項。談到台灣的Youtuber,絕對不能不提到元老等級的「這群人」。成員由雙胞胎兄弟展榮&展瑞、尼克、茵聲、木星、董仔、石頭七人組成,於2011年在Youtube發布第一支影片《我要看陰地》;七位團員合作無間陸續拍攝出貼近生活的搞笑影片,誇張逗趣的內容深受網友喜愛。如今,頻道訂閱人數已高達357萬。
科班出身的同學竟一起變成網紅
「這群人」原本是彼此的高中、大學同學,愛好表演,曾於2008年組成劇團。畢業後各自上班或打工,展榮在電影院打工時,才因而認識了愛好攝影的石頭。
團員中,雙胞胎兄弟的展榮、展瑞,以及茵聲、董仔等,都是表演科班出身,從高職、專科一路接受扎實的舞台劇和演員訓練。
將影片上傳到YouTube的主意,最初是由雙胞胎中的展瑞提出,曾赴美國學英文的他注意到:「當時在美國有很多人不看電視,而是從電腦訂閱YouTube,也開始出現很多明星級的YouTuber,我認為這股風潮幾年後就會吹到台灣。」這幾年的確也證明了展瑞的先見之明。

圖片來源:這群人FB
於是在展榮、展瑞退伍之後,兄弟倆便再度號召這一群好友,由展榮擔任團長,開始一起拍攝網路短片。
提到網路創業,這群人在遠見專訪中曾提到:
「原以為能在演藝圈初試啼聲,但長年習於舞台劇特有的演出方式,讓他們試鏡時屢受挫折。『從來沒被錄取,一度覺得自己是不是根本不適合這條路。』回想起試鏡的經歷,團員中的茵聲曾到餐廳端盤子、到百貨公司賣包包,只為填飽肚子後,再次挑戰夢想。
展榮、展瑞的媽媽擔心小孩念表演會找不到工作,還告誡他們:
「亂選科系,將來一定後悔!」
拿拍片收入投到下一個製作,艱辛的網紅之路
2016年,這群人推出《超瞎翻唱》影片,以中文和台語翻唱西洋音樂串燒,並將MV經過改編,以趣味的方式重新演繹,收到大量迴響,更獲得2016年YouTube台灣熱門影片、熱門創作者影片台灣排行榜的雙料冠軍,點閱率至今超過1500萬,爆紅程度出乎他們的意料。
這群人固定每個月15、30號上片,後續推出的「經典語錄系列」、「職業大爆走系列」使得他們的知名度更上一層樓,從日常生活為題材的情境劇,觀察絲絲入扣,讓觀眾產生共鳴,影片每每引起討論。
這群人的影片為何會有這麼多人看?除了安排細緻、橋段好笑之外,他們時常能夠抓到生活中「那些令人共感的時刻」:老師平常都是怎麼罵學生的、服務業都是怎麼禮貌的回擊顧客、過年塞紅包的叔叔阿姨是怎麼講話……這些強烈的帶入感,才是人們點擊並分享的最大原因,而也多虧導演石頭以及出身科班的一眾團員們,能夠在討論的思辯中寫出最有趣的影片劇情。
如同其他網紅一樣,「這群人」在受到大家關注之前,無人知曉的背後,是一段艱辛的過程。
《超瞎翻唱》影片爆紅後,緊臨而來的卻是資金問題,由於拍片的支出太龐大,加上周轉不靈,接案又遇到問題,導致沒有商案上門,公司差點連員工薪水都付不出來;成員生活不濟,甚至不得已向家人借錢來繳房租,承受偌大的壓力。當時拍一部片的收入幾乎全投入到下一部作品的開銷,公司賠錢了一年多的時間,才漸漸穩定。
成軍十多年,從搞笑片找到自己的道路
為何這群人僅僅透過短短的YouTube影片,就能創造出億萬商機?為什麼明明是罵人的對白,卻還是能讓人笑到東倒西歪,不看不行?
認真不夠,還得專業;有了梗,還必須有步步到位的質感。質感哪裡來?這群人靠的就是討論、改進,再討論、再改進的彈性與耐心。遇到困難,就從錯誤中學習,這群人互相扶持走到現在。在摸索、討論團隊方向的磨合階段,難免發生口角,成員一致認為:
「大家都是為了團隊好,只有愛你的人,才會告訴你應該檢討的地方。」
追逐夢想,笑對人生:這群人之所以為這群人
經過種種努力,這群人展現了令人驚嘆的決心和創造力。他們在夢想的道路上,不斷學習成長,不僅把戲演好,更努力推出優質作品。這份對觀眾的珍惜,是他們前進的原動力。儘管擁有登上大銀幕和主流媒體的機會,他們仍堅持身為網路創作者的身份,並珍愛這份身分。
喜劇引人發笑,但這群喜劇演員的私下樣貌卻如我們身邊的好朋友,平易近人,少了犀利辛辣的風格。他們的成名之路讓我們感受到專注追逐夢想的力量,同時也提醒我們人生的不易和種種挑戰。然而,正是這一點點善意幽默,讓我們在笑聲中感受到世界的美好和可愛。相信在這些創作者的引領下,我們也能笑對人生,讓我們勇於決定前進,對自己的夢想全權負責,成為自己的創作者。

撰文/編輯:陳念渝
核稿:Lo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