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社會實踐文化關於墮胎:比起宗教因素,在美華人更在乎經濟狀況

關於墮胎:比起宗教因素,在美華人更在乎經濟狀況

255,324FansLike
119,979FollowersFollow
7,421SubscribersSubscribe

2022年5月,美國媒體Politico爆出重磅新聞,指美國最高法院意見書草稿顯示,影響美國社會深遠的「羅訴韋德案」即將被推翻。雖然判決還未公佈,但國際社會已開始熱烈討論相關影響。2022年6月24日,美國最高法院最終以6比3裁定,正式推翻「羅訴韋德案」裁決,引發全國多地新一波的示威潮。

儘管華人是美國人口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面對這個議題,不少人不太公開討論,有時更會刻意避而不談。

但事實上,面對這個話題,他們可能想法放得更開。曾經陪伴很多華人墮胎的醫療翻譯員June,都不若而同提到,在美的華人沒有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枷鎖,比較容易接受墮胎,而選擇墮胎的多數原因,是財政負擔不到養育一個小孩。

養不起孩子成了最主要的墮胎因素

移民美國超過20年的June,當過10年醫療翻譯員,陪伴很多在美國居住的華人墮胎。她的工作是在手術前、中、後,在病人身旁擔當翻譯員,為病人解釋手術的風險、翻譯文件。她提到,很多在美華人選擇墮胎是因為「養不起孩子」。

她因而接觸到病人的年齡層比較廣,按她的觀察,上一代和新一代華人的「墮胎風氣沒有什麼改變,都是視乎事主的家庭和經濟狀況,中國人很接受墮胎這一回事,不會特別反對」。

她説,在美國,華人不太重視墮胎議題。「一般懷孕了就會生下來,沒有(經濟)能力的就會去墮胎」。是一個較為純粹的經濟選擇,比較少涉及生命議題。

在墮胎法案喧囂之際,西岸華人社群也很少提到墮胎和相關議題。「可能他們會私底下講,但也有可能(有當事人)墮胎的時候胎兒週數比較少,墮胎後沒有人發現她曾經懷孕,最終也不會特別講出來。」

如果以滿分十分計算,June會為新一代接受墮胎的程度打上八分,甚至九分;上一代則倒減一、兩分。「年紀大、老一輩對於女兒墮胎可能相對接受程度低一點,可能覺得對身體不好,而且不是他們自己養育小孩,當然想家族壯大。但子女也可能會想,我是養育孩子的那人,負責經濟、教育,當然要視乎經濟能力。」

育有兩個小孩的June也同意,一個家庭的經濟能力很重要,甚至成為墮胎與否的關鍵因素;其次的因素就是,是否道德、有否扼殺生命;最後才是宗教。

「天生天養、窮有窮養,這些説法很不負責任,生育小孩就想給他最好的。當然,也可以窮有窮養,低收入家庭還有政府也幫你養,但現在的教育環境,負擔不起的就會降低競爭力。」

説是如此,決定墮胎的一刻,相信也是很困難的。

June接觸到在墮胎手術的過程情緒比較激動的病人,她們對於是否墮胎,心中直到最後一刻還是充滿掙扎。但是,由於尊重病人隱私和她的專業操守,June不會問及當中的原因,多為在一旁安慰説:「這不是對與錯的問題,如果經濟能力不許可之下生下來,對他和你自己都是一個負擔……選擇不要的時候,亦未嘗一個壞事。」

June常常接到墮胎的翻譯案子。她知道自己有些同行,因為宗教原因,不會接這一類的工作。

但她坦白説,自己對於參與這些工作沒有什麼特別感受。「就當作是一份工作,墮胎是自己選擇,(她們)都是自願,很多時都沒有什麼太大問題。我和她們都沒有宗教信仰問題……。我反而接受不了虐兒、有家庭暴力問題的案子。」

「我們不要回到過去」民眾最高院前舉牌抗議
圖片來源:中央社

文化轉變,對生育相較保守、對墮胎趨於開放的心態

13歲移民到美國、定居了25年,從事賭場公關的Brian説,儘管墮胎議題在美國主流社會鬧得熱烘烘,但這不是在美華人關注的議題,他們大多關注經濟。但他也提到,上一代中國人的墮胎風氣「很開放」:「一來沒有受基督教等宗教影響,二來就是政策副作用。」

Brian因工作緣故接觸到不同華人移民,有他們可能來自中國、新加坡、越南。按照他的觀察及與客人接觸的經驗,他認為,這其中越南華人在墮胎的取態上較為傾向「pro-life捍衞生命權」,「他們的思想比較老派、傳統,而且沒有受到(中國)一孩政策所影響。」

一孩政策,指的是中國曾經推行的計劃生育政策,從1979年開始隨着改革開放推行,規定中國的城市人口只可以生一個兒女,生第二個就需要審核批准,如果違反規定生第二個,需要交罰款,即「社會撫養費」。

Brian稱之為「政策副作用」:「當時的社會風氣,墮胎是很基本的,除非你有錢,買通了官員,讓你生下第二胎、第三胎。人們開始習慣了這個風氣,就會變成了social norm(社會規範),(對墮胎這件事)很開放。」

他又指出,「新一代的中國移民對生育的取態,與上一代的不同,從一孩政策變成了三孩政策,生育取態從開放變為保守。」他形容這是文化轉變(cultural shift)「中國移民、甚至中國人隔了一代已經改變了。」

而不變的是,兩代人對墮胎的取態都比較開放,立場上也算是支持墮胎自由(統稱為「pro-choice捍衞選擇權」)。

圖片來源 Pexels

箇中的原因,除了政策影響,也主要跟財政有關。Brian提到自身的成長背景。「我媽在她15歲的時候生下我,在17歲的時候生了我弟,我們在單親家庭中長大,知道母親有多辛苦,犧牲了自己很多。」他認為,華人也大多明白家庭的財政狀況,對小孩的成長有多大的影響。

為香港奪得奧運第一金的「風之后」滑浪風帆運動員李麗珊,曾在2006年的香港拍攝一個銀行廣告,廣告中表示養大一個小孩要400萬港元。當時的廣告一出,引起廣大的討論。

Brian 指出:「香港人計算養育小孩要多少錢的意識提高了很多,家計會(家庭計劃指導會)也説兩個小孩就夠了(指早年香港呼籲少生的公益廣告),‘贏在起跑線’等環境因素(指希望給小孩最好的成長條件),令新一代對生育很保守。」相應的,就會對墮胎態度比較開放。

當然,他也接觸過部分中國移民傾向pro-life,他們認為墮胎「傷身」、扼殺了小生命。Brian稱,也許他們信佛、信輪迴才有影響,但整體而言,「上一代pro-life的中國移民,因道德枷鎖捆綁多於宗教的理由才反對墮胎。他們社會化得太快,對宗教終究不太上心。」

墮胎:在華人家庭間禁忌的話題

在西雅圖一家公司任職文化研究員(Cultural Researcher)的Brenda認為,宗教、年齡、種族、經濟、文化等不同因素,都會影響人對墮胎議題的看法。

Brenda指,pro-life的人多是有信仰的人,和種族沒有太大關係。她小時候去過的一所美國華人教會,也十分反對墮胎,信徒大多是pro-life支持者。「特別是宗教群體,即使是18至30歲較年輕的人,他們的宗教背景也主導了對墮胎的看法……不僅基督徙,也有可能是穆斯林。」

但是,她同時也指出,她也認識一些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反對墮胎,原因是從人道層面出發,視胎兒為生命,認為墮胎很殘忍。

談到自身的立場,自小就已經是基督徒的Brenda多番強調,在pro-choice與pro-life的立場之間,仍然有很大的灰色地帶,「不是所有事情都是非黑即白」。她較為支持「有條件」的墮胎,即因性侵犯而懷孕、健康等因素才墮胎,但她強調,自己不會主動「宣傳」墮胎一事。

Brenda她的一家都是基督徒,父母很虔誠,父親更是教會的執事。她透露,母親曾經因為意外懷孕,加上高齡、長期服藥,在醫生的建議下終止懷孕。

當時,Brenda已在美國讀書,與父母和妹妹分隔兩地。她憶述這件事:「那是打IDD(長途電話)年代,沒有WhatsApp,不能即時知道最新狀況;發生了之後,他們才告知我,我很多細節都不知道。」

面對較為複雜的家庭背景,Brenda一家對墮胎這個議題採取的應對方式,似乎就是靜默。

Brenda説,這個議題「在家裏很sensitive(敏感),家人之間有點避諱,也不會討論,只有我媽會很偶爾的提起,因為她曾經是當事人,但也只限於發生過的事,不會討論整個議題,父親更不提一句。」因此,Brenda一直也不清楚父母對墮胎的立場。

「我父母是虔誠的基督徒,又是華裔,(這個背景)通常都是pro-life的……如果我媽不是意外懷孕,後來又因長期病患而墮胎,相信他們也是pro-life。可能他們現在的立場偏向有條件墮胎那一類。」

惟她認為,這是普遍和典型的美國華人家庭關係和實況,就像老一輩與年輕人的對立,前者的取態較為保守、傳統,「父母與子女很多時候根本不會談起(墮胎),很多華人子女根本不知道父母怎麼想;即便決定墮胎,可能也不會告訴他們。」

美最高法院前聚集民眾  支持墮胎合法權
圖片來源:中央社

生育與否,應該讓女性掌握選擇權

Brian現時育有兩名小孩,分別是四歲、一歲。

「第二胎的時候有想過(叫妻子)墮胎,因為當時還未完全ready(準備好),但太太説晚一點再生就遲了。」但他也明白,「人生沒有100% ready」因此也沒有讓太太拿掉小孩。

在妻子還未懷上第二胎的時候,他認為「準備好」的條件,包括「有好的家庭、財政、找到托兒中心和好的校區;工作上,也有時間陪他(小孩),就算準備好。」

他經歷過小時候的成長環境「不是最好」的時候,因此希望能夠給孩子最好的:「我不想我的子女,在父母沒準備好之下出生,想他們有比較好的成長環境。」

如果夫妻之間對墮胎與否有分歧,該怎麼辦?Brian很快地迴應説:「 Still the woman’s choice.(依然是女性的選擇)」

他認為,男性往往難以代入女性的觀點去看待墮胎。「男性的觀點絕對沒有可能與女性一樣,那麼切身地去看待這件事;女性要考慮很多層面,她的未來、身材走樣、工作仕途……這不是男性可以經歷到的,女性面對的social stigma(社會污名)嚴重很多。」

因此,作為pro-choice支持者的他,希望女性在美國這個文明社會中,也可以有選擇的權利。

「墮胎這個議題的核心是選擇權利,在文明社會,為何要逼她做一些影響她一生的事?女士懷孕會改變整個人生,但(如果)連可以一個可以選擇的選擇都沒有,我們做人那麼進步是為了什麼?有些事不應讓宗教、道德捆綁一個人。我真的覺得沒有這個必要。」

本文經歪腦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實習編輯: 陳念渝
核稿編輯:Xenia

- Supported by Google Adsense -

Most Popular

More from Author

從冰河之下奮力上游:「三條魚」詹喬愉,第2位成功登上聖母峰的台灣女性

從小就熱愛在戶外跑跳的詹喬愉,開始登山後也曾因意外墜落至冰河。雖然左腿神經受損,但憑著對登山的熱情、復健與山友的鼓勵,她終於成功挑戰兩座8000公尺的高山,成為台灣第二位登上聖母峰的女性。

你不敢去的地方,他都去了!「融融歷險記」吳宇堯的非凡旅行冒險

在這繁華的數位時代,吳宇堯不僅是一位YouTuber,更是一位夢想家。他的每一段旅程,都是一次對未知的探索和對自我極限的挑戰。而背後所隱藏的,更有著他對夢想的熱情。透過他的鏡頭,我們可以一窺那些遠方的異國風情,同時也能感受到他那不屈不撓的精神。讓我們跟隨吳宇堯的腳步,一同探索這個美麗的世界。

訪問明星到變成明星:用熱情征服藝人與觀眾的關韶文

想要了解如何從訪問明星到成為明星嗎?來探索關韶文的旅程吧!他的笑聲和熱情不僅征服了藝人,也感染了觀眾。透過他的故事找到追夢和成功的靈感。不管你是夢想者、創作者還是只是想要一些正能量,這個故事都將帶給你鼓舞。

搭上網紅崛起的第一趟班機,你不可不知的元老級團體:這群人TGOP

這群人的影片為何會有這麼多人看?除了安排細緻、橋段好笑之外,他們時常能夠抓到生活中「那些令人共感的時刻」:老師平常都是怎麼罵學生的、服務業都是怎麼禮貌的回擊顧客、過年塞紅包的叔叔阿姨是怎麼講話......這些強烈的帶入感,才是人們點擊並分享的最大原因,而也多虧導演石頭以及出身科班的一眾團員們,能夠在討論的思辯中寫出最有趣的影片劇情。

- Supported by Google adsense -

More Articles

謝馥如諮商師:結婚不是人生的必修課,婚姻不該是關係間的枷鎖

婚不婚看個人,結婚與否各有不同說詞與見解,當你質疑人類為何要結婚?又存在著為何不結婚?這情感層面的拉扯是正常自然的,因為你是情感的動物,過不了情字這條路。

【集眾人之力的年末盛典:社區共好的「鬆勢三日節」12月揭開序幕】

彰化社頭,這個台灣的織襪之鄉,一場由地方青年發起的盛會【鬆勢三日節】即將於年末拉開帷幕。這是一場結合傳統產業、社區共造、品牌經營的匯集之地,各式各樣的想像在這裡發生,共同要為社頭這個地方繪出一段充滿活力的週末。

雲玩家、雲讀者、雲觀眾,到底有沒有資格發表意見?

雲玩家讓人詬病的原因就在沒明明沒有接觸過遊戲,僅僅是透過影片、實況和評論就上網與其他人討論或是發表意見。 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說就是「不懂裝懂」

走出翻拍即崩壞的魔咒,《航海王》真人版的不俗表現與未來發展

動畫《航海王》是許多人的童年記憶,觀眾們喜歡草帽小子一夥人的性格,也對他們在偉大航道的冒險感到熱血沸騰。而當作者尾田榮一郎宣佈要真人化時,許多人不免擔心會崩壞,不過如今卻似乎繳出不錯的成績。

AI翻譯當道:有了科技與人工智慧,我們還需要學英文嗎?

在AI還不風行的時代,翻譯是一項有系統的專業,學會第二外語對於探索世界如虎添翼。然而當科技發展至人類能不透過學習,僅操作即時翻譯AI就能使用第二外語時,則挑戰了學習本身的核心價值。

承載故事的人-劉冠廷:Be water 像水一樣清澈,有無限的可塑性

劉冠廷,以《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聖筊》入圍第58屆金鐘獎男主角獎,而近年來在台灣掀起一波「冠廷宇宙」使大家漸漸看見他背後的努力與對於演戲的每一分執著,他是一個承載故事的人,像水一樣,有無限的可塑性。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宮崎駿用一部《蒼鷺與少年》走遍我們的人生

「這是最後一部」在2013年時曾經表示自己不再投入長篇動畫的宮崎駿宣言,在後期被打破最後一步的發言,又開始製作新動畫。 而這次在2023年耗費多時完成的動畫作品,其風格和劇情的安排卻呈現兩極化的結果。

出道30年,從電視明星變為網路紅人之路:斯斯感冒膠囊御用明星「羅時豐」

你聽過「感冒用斯斯~咳嗽用斯斯~」的廣告嗎?在電視中唱著廣告歌曲的羅時豐出道時是台語歌手,卻不甘於被標籤定義,54歲的他現在甚至經營起Youtube,成功迎來演藝事業第二春。

連小勞勃道尼都認證,用瓦楞紙做出鋼鐵人的藝術家鍾凱翔

紙雕藝術家鍾凱翔從喜愛昆蟲的孩童時期開始,便以紙材探索創作,還成功做出1:1等比例的鋼鐵人模型。儘管受到質疑,他始終忠於自我,不曾改變作品的風格,而這份堅持不成功吸引了小勞勃道尼,也吸引了世界。
Total
0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