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篇中,我們談到了五個關於花錢的決策,這些行動可能是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了決策,在此文中,會再進一步的去探討另外四種行為模式和花錢的關係。
6. 逃避付錢之痛
人們的天性本來就會逃避痛苦,而花錢也是一種可能帶來痛苦感受的行為。
「照理說,花錢之痛應該會讓我們停止做出痛苦的花錢決策才對,但實則不然。為了終結花錢之痛,我們在信用卡等金融服務的『協助』下,使用一些『減輕』痛苦的法子。」
電子錢包、信用卡支付、自動轉帳等,多半都不會讓錢包立即減少了某些金錢,這種「延後發作」的疼痛感,自然就不會讓人們在當下有所感覺。
有些人甚至會誤以為自己就像免費獲得了某些東西,隨著興致、慾望或衝動而做出購買的決定,直到帳單出現,才發現原來一切只是幻覺。因此這樣「逃避」心理也造成了卡奴的誕生。
7. 從眾與自我因循
人們常常會遵循他人的腳步,連花錢這件事也不例外。
「從眾」指的是「跟隨眾人、根據他人的行為來認定一件事的好壞。」例如看著Google評論而相信某個東西是好的,或因網紅/知名人士介紹而決定購買某個產品,因為他所說的就是真理。自己並未多做判斷或思考,僅依循別人的意見而做決定。
「自我因循」則是「決策的方式來自於過往做過的類似決策。我們相信自己過往的經驗,而在新的選擇上做出自己認定的決策。」例如過去總是花180元買一杯某品牌的咖啡,未曾想過若挑選優惠活動的時間點購買,就有可能買到半價為90元的咖啡。或在賣場購買該牌的咖啡豆,就能以更低的成本喝到相同品質的咖啡,而這樣的從眾心態也和後面講到的品牌形成強烈的連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