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熱門韓劇中,張基龍和李惠利主演的「我的室友是九尾狐」描述了女大生李潭誤吞了900歲九尾狐申又如的狐珠,兩人為了順利取出狐珠,不得不開始了同居生活……。
「同居」是許多戀愛影劇會出現的情節,在影視文化中,常給觀眾一種對關係進展的臉紅心跳與期待。而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在進入親密關係一段時間後,便會和伴侶考量是否要「同居」。
新世代的同居觀?數據告訴我們的事
根據大型資料庫研究「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2001年取樣)顯示,無論是全以全體受訪者或是男、女分別來看,教育程度在國中及以下者,婚前同居的可能性越高,這可能是受限於與教育程度相關性極高的經濟因素,當經濟能力較不足時,而傾向先以同居方式滿足親密關係的需求,而延緩結婚。
而根據台灣長期的追蹤調查(TEPS),在2010年近4千名受訪的25-27歲年輕人中,男、女生各有一半認同:「情侶住在一起,即使沒有結婚的打算也沒什麼關係」;但,也有三成以上的男女不認同上述的觀念,且女性不同意的比例比男性來得高。
IG同居問答結果大揭密|為何想要同居?
關於同居的議題,雞湯透過匿名調查,蒐集、簡易整理了以下問題與答覆:
慢愛世代≠不願有個穩定的伴
美國研究1980、1990年代出生的千禧世代,發現了這個世代的親密關係有著「慢愛」的傾向,也就是說,這個世代不是不願擁有一段穩定與信任的親密關係,而是能夠認識伴侶的途徑更多,因此讓找到合適親密關係對象的過程拉長。
正是「慢愛」的過程,及對於踏入婚姻的焦慮感(延伸閱讀:要不要結婚?何時結婚?他是對的人嗎?婚前焦慮的困難點),婚前同居的千禧世代人數比過去幾代的人還要多。
而他們同居的理由是:「同居能夠確認這樣的生活是不是彼此都想要的」以及「以伴侶的身分共度日常生活」。因著多樣的生活型態,使得年輕世代拉長了思考的時間,但並不代表不願意做出決定。
不知不覺就同居?你有更好的選擇
「我本來一個星期中只偶爾去伴侶家住個一、兩天,不過東西不知為何越搬越多,住的天數也越來越多,後來就住在一起了!」
上面是許多人進入同居關係的寫照。研究告訴我們:在一千多對受訪夫妻中,「某一方或雙方不知不覺『滑進』關係中VS雙方共同做出決定面對關係轉變」,後者的伴侶親密關係發展得比較好。
「共同做決定」的概念近似於《與成功有約》書中說到的「主動積極(proactivity)」準則:每個人都有「主動」選擇的能力和責任,當我們採取主動,也意味著我們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反之,也就表示我們在有意或無意間,選擇了我們要受制於環境或他人,也就有可能導致我們將行為歸咎環境或他人等外在因素。
也不妨這樣試想:你或許因為求學、工作而「決定」離家,表示你有了一個新的身份(如:大學生、北漂南漂的新鮮人),你也為將要生活的新空間、環境(例如:找房租房、搬家、找附近可以取貨的商店XD等)做了許多預備。
類似地,當要和另一個過去沒有共同生活經驗的人同住,是否更需要雙方「共同決定」,確立彼此身分的轉變,給彼此多一些預備與角色轉換的時間呢?
|同居小反思
如果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正在考慮或已經決定要進入同居關係,不妨先想想下面的問題,問問自己的想法,也和另一半聊聊,讓「同居」的決定為彼此關係帶來益處:
1. 先問問自己:
(1) 我選擇同居的原因是什麼?這個原因是出於對雙方好的考量嗎?
(2) 同居對我的生活帶來的影響是什麼?
(3) 同居是我長期的理想生活型態嗎?我預計它會持續多久?
(4) 我的原生家庭如何影響我在經營親密關係的想法?
(5) 我對於生育、信仰、財務、工作和生活的價值觀是什麼呢?
2. 和伴侶討論:
(1) 我們彼此如何看待同居的意義?有哪些一致或不一致的地方?不一致的地方如何影響我們的關係?
(2) 當我們選擇同居了,對我們的生活會有什麼影響?
(3) 同居是我們長期的理想生活型態嗎?我們預計它會持續多久?
(4) 我們彼此的原生家庭,如何影響了我們經營親密關係的想法?
(5) 我們對於生育、信仰、財務、工作和生活的價值觀是什麼呢?
同居不同居?做出我們「共同」的選擇
「選擇一個選擇,放棄其他所有的選擇!」(Stanley,2005)
面對選擇彷彿變多、考量卻更增多的年輕世代,需要更長的時間來確認親密關係,但不表示年輕世代不渴望能有一段穩定的伴侶、和伴侶共同生活的藍圖。從「我」到「我們」不但代表了「我」放棄了其他選擇,唯獨選了「你/妳」,也代表「我們」能夠一起在許多的選項中找尋、討論出屬於「我們」的理想生活型態。
本文授權轉載自雞湯來了
文/雞湯來了特約作者宋采臻
校稿/雞湯來了陳世芃、張芷晴、榮淑媚
製圖/ 雞湯來了特約作者宋采臻 、雞湯來了特派員黃子芸、雞湯來了實習生張心怡
編輯/雞湯來了蕭子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