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關係經營愛情另一半出軌後:回不到從前,又該如何繼續?有時傷痛就是一種關係的解方

另一半出軌後:回不到從前,又該如何繼續?有時傷痛就是一種關係的解方

255,324FansLike
119,979FollowersFollow
7,421SubscribersSubscribe

如果,你的另一半出軌了,這時候你需要面臨一個難題:就是兩個人還要不要在一起?這是一個很艱難的選擇。要在一起,被出軌的一方需要忍受出軌的傷痛,和破碎的信任。不在一起吧,內心又有很多依戀和不捨得。

當出軌發生後:親密關係常常會有三個發展方向

第一個方向:就此分開。

在一起是兩個人的事情,分開也只要一個人下定決心就可以了。如果出軌的人決定結束這段親密關係,或者被出軌的人決定不原諒,那這段關係也就結束了。這個時候,兩個人最重要的功課:如何治療關係結束的傷痛。

第二個方向:帶著未治癒的傷痛,貌合神離地在一起。

有些時候,因為一方在經濟上依賴另一方,或者雙方都想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或者因為家人、社會輿論的壓力,兩個人選擇不分手。但是他們卻不知想,或許也可能不知道該怎麼處理情感的傷痛。未被處理的傷痛就會變成兩個人巨大的鴻溝。

有些伴侶更是為了維持表現的和諧,刻意不去講出軌的事情。但是,越是不講,影響就越大,關係越是空心化,讓兩個人變得很難真正接近。這樣的壓抑和委屈,變成關係中定時炸彈。

第三個方向:兩人修復關係,把出軌變成親密關係中的一段插曲。

這是最理想的狀況。出軌是雙方親密關係中的重大創傷,但是受了傷,並不意味關係就要結束了。有一些伴侶反而能從親密關係的創傷中復原,覺得對彼此有了更多的瞭解,兩個人的關係反而有劫後餘生的親密。

如果想修復關係:需要具備兩個前提條件

第一個條件:出軌的一方,要完全斷絕出軌對象。

如果出軌的一方還無法切斷與出軌對象的關係,或者是只有口頭答應,但實際上並沒有行動。這對於被出軌的另一方,雙方的親密關係就會一直處於不安全當中,雙方也就沒有修復關係的基礎。

很多時候,從發現對方出軌到分手,都是一個不斷拉扯的過程。這個過程中包含:懷疑出軌,證實出軌,爭吵,對方發誓回歸,原諒,發現對方還在跟出軌對象聯繫,重新開始爭吵,直到一方被傷透了心,徹底不再信任另一方,兩個人才開始考慮分開。

剛出軌被發現時,出軌方常常會心懷僥倖。看過另一半難過、憤怒時,他心想:「或許可以保持現住,同時跟兩邊關係,或這至少拖延一段時間。」有些人更是過分,會享受那種「我很重要」,被兩邊爭搶的狀態。但是,就是這樣思考、選擇,讓雙方的關係在這樣的拉扯下,失去了修復的最佳時機。

不過,出軌方想斷絕關係回歸家庭,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有些跟外遇維持好多年,和出軌對象也有很深的情感,要馬上斷絕關係,那種失落感也是存在的。但是「做錯事的人」,也很少人覺得他應該被安慰,更沒有人想認真去理解他的失落。這些情緒,都是需要他自己去消化。

況且,看到另一半激烈的情緒和不信任的眼神,他也會懷疑說:「我是不是回不去了呢?回歸家庭真的是一個對的選擇嗎?」這些失落和疑慮越多,他就越難有信心和另一半重新接近。但是,他如果想回歸家庭,就需要克服這樣的困難。

第二個條件:被出軌的一方接受這個事實,並願意重建感情。

被出軌的一方,最先面對的疑慮就是:對方出軌了,我們還能重新開始嗎?

畢竟在結婚或是戀愛時,都會認為感情應該是純潔無瑕的,一旦有人出軌,是不能被原諒的。所以,出軌發生了,這種純潔無瑕的關係就會被打破。

「雖然我想要原諒他,可是我內心總有一種不甘。在戀愛的時候我跟自己說,我以後絕對不會容忍對方出軌,如果出軌了,那我就毫不猶豫地分手。現在我也想咬咬牙忍了。」

「我很想原諒他,可是我不知道我們的關係會變成什麼樣子。我沒法假裝做這件事沒發生,沒法子把這件事從我們的生活裡抹去。」

「以前別人說我們是恩愛夫妻的時候,我總是覺得很甜蜜。可是這件事以後,如果有人再說我們是恩愛夫妻,我就會很心虛,甚至覺得噁心。」

在遇到出軌事件之前,他們的心裡都有關於純潔愛情的假設。他們覺得愛情就像一張白紙,而出軌的事件就像在愛情中有了污點,他們再也不可能回到從前一樣了。這個觀點會一直折磨他們,讓他們對修復關係充滿疑慮。

當然,出軌了,兩個人的關係不會再回到從前了,這是事實。就像你知道了一件事實,但是你就沒辦法退回到裝作不知道的樣子。但是,這不代表你們不能成為恩愛的夫妻了。只不過,可能變成不一樣的恩愛夫妻。

出軌,是夫妻關係的一個劫。劫,渡過去了,關係也許會更堅實;渡不過去,緣分也許就此中止了。無論如何,曾經的恩愛都應該是彼此渡過難關的資源,而不能因為它被污染了,反而變成一種負擔。

被出軌方還有一個最擔心的疑慮:如果我這次原諒他了,他還會再出軌嗎?

他真的願意回來嗎?我真的可以再信任他嗎?不是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嗎?我可沒法再承受一次傷害。當然這些想法都有道理,原諒也確實是一種冒險,可是如果不想放棄關係,就只能去接受這樣的冒險。

實際上,大部分人出軌的時候,其實並不知道出軌是什麼樣的。他們只看到了外遇激情的一面,可他們並沒有真正經歷過在兩段感情中糾結,並沒有經歷過偷偷摸摸的焦慮。他們也知道出軌會對家庭和另一半造成傷害,可這只是停留在理念上,他們並不知道實際的傷害多麼難以承受。

所以,當出軌的人活生生地經歷這一切,感受到焦慮和痛苦時,他們也是會怕的。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出軌確實會讓人更珍惜自己和伴侶的感情。出軌確實刺激,但並不快樂。

出軌後的重建是困難的。要能夠做出重新再一起的決定,需要兩個人的決心,也需要小心翼翼的情緒處理。畢竟那個最親密的人,變成那個傷害你最深的人,而要挽回這段關係,就需要跟這個傷害者通力合作,才能把關係中的這個病給治好。

病是很痛的,但並不是所有的病都不好。有時候,病就是一種治療關係的解方。

本文轉載自WordArea

- Supported by Google Adsense -

Most Popular

More from Author

性諮商師的翻譯學:剝開性關係背後的原話,我只是想與你好好生活

若是現在知道伴侶對性行為並不只是排斥、不願意,而是有許多困難,當困難被拋出來,就有可能有機會被處理,以一個可靠、有系統、能被幫助的心理位置,討論與被回應。伴侶性諮商師就是在這樣的關係討論中,能夠引導的存在。

【好孕論壇】有人不生,有人想生卻懷不上—關於生育,我們知道的都太少了

對於生育,我們所知的都太少了!妳想要有孩子了嗎?或者已在備孕的路上?還是被年齡追著跑而感到迷惘呢?不論是哪種狀態的妳,我們都應該要更清楚生育的路上會遇到的事情,及早準備、才能更好地掌握選擇的權利,做出人生的重大決定。 台灣最關注女性生育健康的媒體「若妳Avocado」即將在2023年1月7日舉辦「一起好孕成真」生育力論壇。

Legacy實境節目《登台之路》:活出真實,那些幕後的台灣獨立樂團

過往唯有商業明星得以獲得資源,在個人演唱會幕後紀實或談話性節目的揭密橋段,出示舞台下的瑣碎與哀愁。終於在《登台之路》裡,這樣的機會交給了近二十年或新生或堅守的台灣獨立音樂人。

區塊鏈遊戲再起,2023年遊戲大作《MetaFame》搶先看!

「區塊鏈遊戲聯盟」為了增加更多人對區塊鏈的信任及理解,於今年11月份盛大舉辦公司參訪暨遊艇Party! 除了深入摩鉅MoreGeek公司一探究竟遊戲開發的過程,也將在遊艇上抽出由BingX交易所提供的USDT大獎,並釋出《MetaFame》的大型神秘利多消息,想要搶得先機的朋友千萬不能錯過!

- Supported by Google adsense -

More Articles

【集眾人之力的年末盛典:社區共好的「鬆勢三日節」12月揭開序幕】

彰化社頭,這個台灣的織襪之鄉,一場由地方青年發起的盛會【鬆勢三日節】即將於年末拉開帷幕。這是一場結合傳統產業、社區共造、品牌經營的匯集之地,各式各樣的想像在這裡發生,共同要為社頭這個地方繪出一段充滿活力的週末。

雲玩家、雲讀者、雲觀眾,到底有沒有資格發表意見?

雲玩家讓人詬病的原因就在沒明明沒有接觸過遊戲,僅僅是透過影片、實況和評論就上網與其他人討論或是發表意見。 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說就是「不懂裝懂」

走出翻拍即崩壞的魔咒,《航海王》真人版的不俗表現與未來發展

動畫《航海王》是許多人的童年記憶,觀眾們喜歡草帽小子一夥人的性格,也對他們在偉大航道的冒險感到熱血沸騰。而當作者尾田榮一郎宣佈要真人化時,許多人不免擔心會崩壞,不過如今卻似乎繳出不錯的成績。

AI翻譯當道:有了科技與人工智慧,我們還需要學英文嗎?

在AI還不風行的時代,翻譯是一項有系統的專業,學會第二外語對於探索世界如虎添翼。然而當科技發展至人類能不透過學習,僅操作即時翻譯AI就能使用第二外語時,則挑戰了學習本身的核心價值。

承載故事的人-劉冠廷:Be water 像水一樣清澈,有無限的可塑性

劉冠廷,以《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聖筊》入圍第58屆金鐘獎男主角獎,而近年來在台灣掀起一波「冠廷宇宙」使大家漸漸看見他背後的努力與對於演戲的每一分執著,他是一個承載故事的人,像水一樣,有無限的可塑性。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宮崎駿用一部《蒼鷺與少年》走遍我們的人生

「這是最後一部」在2013年時曾經表示自己不再投入長篇動畫的宮崎駿宣言,在後期被打破最後一步的發言,又開始製作新動畫。 而這次在2023年耗費多時完成的動畫作品,其風格和劇情的安排卻呈現兩極化的結果。

出道30年,從電視明星變為網路紅人之路:斯斯感冒膠囊御用明星「羅時豐」

你聽過「感冒用斯斯~咳嗽用斯斯~」的廣告嗎?在電視中唱著廣告歌曲的羅時豐出道時是台語歌手,卻不甘於被標籤定義,54歲的他現在甚至經營起Youtube,成功迎來演藝事業第二春。

連小勞勃道尼都認證,用瓦楞紙做出鋼鐵人的藝術家鍾凱翔

紙雕藝術家鍾凱翔從喜愛昆蟲的孩童時期開始,便以紙材探索創作,還成功做出1:1等比例的鋼鐵人模型。儘管受到質疑,他始終忠於自我,不曾改變作品的風格,而這份堅持不成功吸引了小勞勃道尼,也吸引了世界。

聽什麼音樂,買什麼商品:從Uniqlo和無印良品歌單看音樂與消費的神秘連結

你是否曾經在商場中無意識地隨著音樂的節奏踏步,或在某首歌曲的旋律下決定購買某件商品?這篇文章將揭示音樂如何巧妙地操控你的消費慾望,從影響者文化到品牌策略,探索音樂與消費之間的深層關聯。
Total
0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