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專題本世紀最大的生存挑戰:你感到幸福了嗎?

本世紀最大的生存挑戰:你感到幸福了嗎?

文/微奢糖

據調查,二十一世紀,人類每年由於心理問題而自殺的人數將近一百萬,遠遠超過任何戰爭、瘟疫、饑荒所造成的傷亡人數。可以說,幸福問題不僅是個人的情感體驗,更是二十一世紀人類面臨的一個生存挑戰……

你覺得二十一世紀,人類面臨的最大生存挑戰是什麼?汙染? 戰爭? 瘟疫? 貧窮? 其實都不是。

據調查,二十一世紀,人類每年由於心理問題而自殺的人數將近一百萬,遠遠超過任何戰爭、瘟疫、饑荒所造成的傷亡人數。可以說,幸福問題不僅是個人的情感體驗,更是二十一世紀人類面臨的一個生存挑戰。

關於幸福感,心理學家塔爾.班夏哈(Tal Ben-Shahar)是這樣解釋的:「幸福感是我們衡量人生的唯一標準,它是所有目標的終極目標!」

「唯一」、「所有」、「終極」都是心理學所避諱的詞,但在「幸福」這個話題上,班夏哈說得如此絕對,可見幸福有多麼重要。

那我們幸福嗎?

二○一二年,中國中央電視臺推出了一個互動話題──你幸福嗎? 參與互動的人群包含了白領、科研人員、農民、企業家等。他們說得最多的是「我父母還沒買房,我不知道我幸不幸福」、「說不清楚,太麻煩」、「我只是個普通上班族」、「我要是高考多考幾分就好了」等。

關於幸福,我問過一個一年級的孩子:「說到幸福這個詞,你能想到什麼?」
他回答:「啊! 我不幸福,我很辛苦。如果可以不要練琴,我就幸福了。」
可見,不分職業、無關年齡,我們和幸福之間似乎總是隔著遙遠的距離,諸如成就、物質、遺憾等。

「擁有」的幸福

有人說沒房子不幸福,沒好工作也不幸福,那有了房子、有了好工作是不是就幸福了呢? 其實不然。

來訪者李姐因為兒子的問題前來諮詢。李姐四十歲,是一個企業家,開著百萬豪車,住著高檔別墅,還有一對健康的兒女。但在一個小時的諮詢裡,他一直說兒子的拖拉和不懂感恩,說著老公的甩手掌櫃作風,說著不能照顧年邁父母的遺憾。總之,他一直在傾訴自己好苦,很不幸福。

我問他為什麼不去做一些讓自己幸福的事,他感慨道:「哪有這個時間啊!」那麼有一個把所有時間、金錢都給自己的媽媽,孩子應該很幸福了吧!

我見到了他的兒子,十五歲的大男孩,打扮得時尚帥氣,也很有禮貌,在一所很有名氣的私立學校讀高中。說到幸福和開心,他只是不屑地哼了一聲,然後說「成績不好,誰會看得起啊」、「幸福就是有方法搞好成績」、「我最開心的事就是考了第三名」等。

在他的心中,學習成績好不好決定了他是不是有資格幸福。一個是事業有成、兒女雙全的中年人,一個是家境優渥、備受關愛的高中生,他們擁有多少人夢寐以求的東西,但他們卻感受不到幸福,是因為他們把幸福物化了。

在媽媽的幸福觀裡,兒子成績好,他才幸福在兒子的幸福觀裡,他有個好成績才幸福。事實上,幸福不是如此定義出來的,它是一種由內而外的體驗和感受。

我們之所以擁有很多卻感受不到幸福,是因為從來不關注自己擁有和享受什麼,而是一味追逐著那些尚未擁有的東西。

我們常說:「要是……就好了!」「只有……我才會幸福。」帶著這樣的想法,我們只會沉浸在對未來的焦慮裡,而無法享受當下的幸福。

達到目標的幸福

一個人什麼時候最幸福? 有人說:「延遲滿足的那一瞬間最幸福。」

那讓我們來做個假設,如果你是一名運動員,你最期待的是什麼? 會讓你覺得最苦的又是什麼? 這個不難回答,最期待的一定是獲得冠軍,而最苦的無非就是日復一日的訓練和這不行、那不行的約束。

有個運動員就是如此,他很喜歡吃漢堡,但作為一名壁球運動員,他不得不控制自己的飲食,還要進行超強度的訓練。身邊的人都安慰他,成功後一切都值得,他也暗暗發誓,比完賽就瘋狂地吃喝玩樂。

很幸運,這一天在他十六歲時就達成了,他獲得了壁球冠軍。

就像期待的那樣,他衝進漢堡店,一口氣買了四個漢堡,本想狼吞虎嚥,但打開包裝後,他卻一點食欲都沒有了。他說,絲毫吃不出隨心所欲的味道。

躺在床上,奪冠的瞬間和索然無味的漢堡在眼前閃現,他哭了,他不明白得到夢寐以求的東西時,為什麼絲毫不幸福?這個人就是心理學家塔爾.班夏哈,他是哈佛大學幸福心理學的教授。那到底為什麼,他在得到一切後,卻陷入失落呢?

那是因為幸福背後承載了太多東西,一個是延遲滿足的痛苦,一個是習慣。

可想而知,訓練很苦,會讓人想要放棄,而讓他堅持下來的動力就是想像成功後的景象,因此這個成功景象裡有一份延遲的痛苦。不管多少人仰慕,也不管漢堡有多誘人,想到這些難熬的經歷,喜悅也就大打折扣了。

習慣會讓身體產生記憶和適應,而習慣其實不分好壞,就像班夏哈,他已經適應了高強度的訓練和科學的飲食,放肆地吃漢堡卻成了一個熟悉但陌生的新行為。

為此,班夏哈把幸福分成了四個象限,代表四種不同的人生態度和行為模式:

1.第一種是享樂主義,及時行樂,逃避痛苦。

2.第二種是忙碌奔波,犧牲眼前幸福,追求未來目標。

3.第三種是既不享受眼前從事的事情,對未來也沒有任何期待。

4.第四種是既享受當下從事的事情,也透過目前的行為獲得更加滿意的未來。

這四種方式很難說絕對好或絕對壞,但第四種無疑是最佳的 ――享受當下的同時,累積未來的快樂。

最寶貴的幸福,就是做好當下你最能掌控的那件事。

偏離軌道的幸福

很多人都會說,「要是我能買個大房子就完美了」、「要是有個幸福的家庭就好了」、「要是有個女兒就好了」等等,但是當他們真的擁有了這些,會進入新一輪的「要是……我就幸福了」的模式。

這種不幸福是一個假想,元兇是「反事實思維」。所謂反事實思維,是指人們會習慣性地否定眼前真正發生的,而寄希望於那個幻想中的完美之事。

有這種思維的人,會一直著眼於自己沒有的,只能看到別人的老公很會做飯,別人的孩子幫忙做家事等,而忽視自己所擁有的東西。

如果不幸福成為一種常態,那可能不是幸福出了錯,而是我們出了錯。

你的幸福是什麼?

那你的幸福又是怎樣的狀態呢? 今天,我想跟你說的是,如果你覺得幸福沒有如期而至,你可以進行自我檢測。

首先,從模式上看,是不是價值外化? 比如說,媽媽以孩子的表現作為自己幸福的標準,以有沒有結婚、有沒有生子作為幸福與否的前提。如果是這樣,請告訴自己:幸福是我自己的感受,它不是別人給予的。一旦把幸福和外界連結在一起,你就走進了被動幸福的怪圈。

其次,從心理上看,幸福背後有沒有「反事實思維」? 留意自己的話語裡會不會經常出現「要是……就好了」、「只要能……我就會很開心」這樣的話。

我們能夠平安地活著,本就是一件值得感恩的事情,有愛人相伴、孩子繞膝本就是幸福。

圖片來源:高寶出版

本文授權摘自 高寶出版《告別情緒泥沼的內在復原力》
作者/微奢糖
應用心理學碩士、中國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少兒情商培訓師、沙盤引導師、EAP(員工幫助計畫)援助師、青島總工會特聘專家組成員,開設少兒情商培訓機構,擅長從情緒入手進行心理諮詢。

小人物編輯部:Lori hsieh
核稿編輯:Xenia

- Supported by Google Adsense -

Most Popular

More from Author

溫暖中孕育、終至破殼而出 – 西子灣裡的小水坑,夕陽裡的陪於

「酩酊大醉/渾身濕透/脫掉膠鞋/裸足奔跑/破殼而出」 這是冰島樂團Sigur Rós其中一首歌的歌詞。 歌的名稱是Hoppípolla,冰島文翻成中文是「彈跳水坑」。

誰跟你小人物:每個人的故事,都是我們的事

如果,現階段的你想要被記錄下自己的時光片段,不論是特別的日子、特別的計畫,或者是事業上的不同階段,小人物都很希望可以跟你聊一聊。

信仰與征途:背上後背包,追逐媽祖婆的足跡

在這場土地與信眾的盛宴裡,人們不分老少、不分職業,肩並肩行走著,目的就是陪著媽祖婆走完遶境的這段路途。遶境現場讓人感受到濃厚的信仰氛圍,街頭巷尾張燈結綵,人頭湧湧。信眾們穿著傳統民俗服裝,手持香燭、鮮花和香火,虔誠地跪拜祈禱。隨著鑼鼓聲響起,緩緩移動的媽祖轎隊讓人肅然起敬。遊行隊伍裡的藝陣表演,例如舞龍、舞獅、扮戲等,引領著群眾,敲鑼打鼓地告訴地方民眾:「媽祖已經來到此處。」

當代擇偶:你的對象已放入購物車

現代人擇偶的方式越來越理性:對交往對象的評價數量越來越大、條件越來越豐富、品味越來越深化、標準越來越明確、想像也越來越完美,就像消費市場中不斷升級的產品品味,已經失去過去那般單純的感性。

- Supported by Google adsense -

王凱琳博士:突破MBTI的侷限性,讓職涯諮商師助你一臂之力

在科技業一待就是十多年的凱琳,經過科技業不同部門的工作,讓她逐漸覺得MBTI是一個很有用的工具,可以協助自己了解人跟人之間的差異,但越加深入了解,也明白MBTI其實有其侷限性。

我用不上 ChatGPT 的理由,你呢?

自從ChatGPT問世以來,網路上出現愈來愈多結合應用的討論與教學,但作為工具,ChatGPT仍有其限制,小說家麟左馬從「精度」與「相關性」兩點分享自己現階段用不上這個工具的理由 。

Mr. Lobby:咖啡的純粹加入Battle,雲林隨之舞動

有一種創業心態,不是賺著大錢或追著流量,而是跟著自己的心走。在雲林斗六的Mr. Lobby,主打自家咖啡烘豆,並提供各行各業創作者在他的烘豆場域交流。Lobby用Battle的熱血和咖啡的甘甜,描繪出地方大摳的生活樣態,也為雲林添上一抹新鮮色彩。

毛小孩的守護神們!台灣民間信仰裡的動物神

近年少子化的現象之一,是寵物取代人類成為家庭裡的「毛小孩」。毛爸媽們對毛小孩的關愛,衍生出相應的產業與服務。而其中,過去被視為是「人的」宗教信仰,如今也開始關注毛小孩的安全與健康,使得提供動物相關服務的廟宇與日俱增。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台灣有哪些祭祀動物神的廟宇吧!

焦安溥:從歌曲中穿梭,用音樂感謝人生無常

2022年底,安溥發行新專輯《9522》,刻劃自己從1995年到2022年一路以來的心境轉變,並於同年平安夜舉辦十年一度的《潮水箴言》演唱會。近期金曲入圍名單公布,安溥雖未入圍最佳華語女歌手,她的音樂與歌聲早已撫慰許多角落裡的靈魂,撰寫本文的汪羽正是其一。透過敘寫安溥的創作歷程與自我認同,似乎也帶著聽者在音樂與生命中找回自己。

專訪中執委許菡芸:為世界帶點美好的政壇青年力量

許菡芸身為政壇年輕一代的力量,在政壇耕耘已久。經歷過選戰失利,卻仍持續在政壇打拼,嘗試為民眾生活帶來更多美好,也尋找青年於台灣的價值。

從《人選之人》看見政治工作的職人甘苦:專訪作家張慧慈

《人選之人:造浪者》作為台灣第一部政治幕僚職人劇引起熱烈關注與討論,劇中呈現台灣社會政治生態與選舉文化,並以性別平權議題為故事主線,描繪女性在職場所面臨的挑戰。透過專訪曾任職於政黨、歷經選戰的作家「小花媽」張慧慈,我們將更深入了解幕僚職人真實經歷的酸甜苦辣。

視老如寶,青銀共創如何造就世代共榮

Ezchoix是一個銀髮族專屬的資訊分享平台,該團隊希望藉由平台上的銀髮議題更新,讓更多人關注國內高齡化社會的發展狀況及銀髮族的權益議題。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如何能協助銀髮族在年邁之時,仍能發揮自己最大的價值,便成為現今的思考方向,而青銀共創便也成為炙手可熱之選。

我們受困於民主社會中的「有閒階級」?

近幾年韓劇流行的精英世界、上層階級與下層階級的對比,引起許多熱潮,在諸多的討論下,我們看見了就算我們在一個看似沒有階級式的民主社會,但仍有隱形的「有閒階級」在引領著我們朝著那個方向前進。

深受氣候變化影響,吉里巴斯81%的家庭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脅

吉里巴斯風光明媚,但也面對著種種困境。全國一半人口(估計為12萬)生活在首都南塔拉瓦(South Tarawa)。該國土地形狀狹長,猶如一個回力鏢,主島幾乎無法容納所有居民。吉里巴斯出生率高(每1000人有26名嬰兒),加上外島居民移居至南塔拉瓦,令當地出現城市化,過度擠迫加劇健康、社會及環境問題。

畢業生求職路途上的燈塔:趙浩宏與《職人》雜誌

迷惘是人生的常態,但為何孩提時的我們能將迷惘正向地轉變成「好奇」,從嘗試當中累積喜好與熱情,年紀漸長卻失去了熱情?《職人》雜誌創辦人趙浩宏認為,強調成績與考試的教育環境,讓學生過早地失去對學習的主權。透過《職人》,趙浩宏要培養人們對世界的好奇與熱忱,讓發光發熱的職人們為職涯提一盞燈。

擁抱自己,把握7點讓高敏族的你更有自信

高敏感族群內心容易出現許多小劇場、經常小心翼翼觀察周遭反應,也容易被所處的環境影響。這些事無時無刻都影響著高敏感族群的內心,但其實,掌握幾個原則,高敏感族群也能看見另一份天賦。
Total
0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