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自我成長生活《流浪的月》:你的事實難道就是我的真實嗎?

《流浪的月》:你的事實難道就是我的真實嗎?

255,324FansLike
119,979FollowersFollow
7,421SubscribersSubscribe

「事實與真實之間,有著如同月亮與地球般的距離。」

電影版《流浪之月》甫在台灣院線曝光,趁勢回顧這本在 2020 年奪下日本本屋大賞第一名的作品《流浪的月》。
本書出自 BL(和製英語 Boy’s Love)創作名家凪良汐之筆,以簡單緊密的故事線,扣住「真實」的虛幻命題,帶出社會邊緣人佐伯文與家內更紗飽受歧視的親密關係。

究竟,人與人之間吸引彼此的媒介是什麼?友情、愛情、親情,我們有資格為框架之外的情感下註解嗎?所有的善意與關懷,能否為孤獨找到歸宿?

那是一段百無禁忌的日子,好想就這樣待在夢裡。

在父母疼愛下成長的更紗,一家三口的日子幸福卻短暫。年幼的她只能投靠佈滿各種「正常」規章的阿姨家,令人喘不過氣,霎時間,公園裡神秘的大學生就像一線曙光,引領更紗重新往幸福靠近。但 9 歲女童和 19 歲男大學生同居的事件一曝光,一夕之間他們變成了世人眼中的受害者與加害者、戀童癖誘拐案的當事人,藉此加以隔離。

15 年後,他們意外相遇,只是這個世界無處宣洩的關懷,快要令人窒息⋯⋯。

誘拐、戀童、罪犯與事主的親密關係,看到這幾個關鍵字我也不自覺連結到斯德哥爾摩症候群(Stockholm Syndrome),正中了《流浪的月》意欲探詢的主題之一—標籤化的社會,而事實上,關於佐伯文和家內更紗,這些都只是外人擅加的假設,何以就成了鐵錚錚的事實?

月的意象

《流浪的月》以地月距離象徵事實與真實的差距,以此延伸,若以地球代表觀者,興許也表示,我們和真實的距離永遠不會小於近地點;月亮永遠以同一面朝向地球的特性,亦反映出我們看不見黑暗中的真實,那個存在於文與更紗心中,沒有越線、不是愛情親情的真相。

他們也像月亮本身,努力繞著地球轉,疾走在社會的周圍,卻無法再更靠近。

「人就連只是想要和別人在一起,都有著無形的規範。我們從相識開始,就被排除在這樣的規範之外,總是無處容身的感覺,讓人疲憊困頓。」


《流浪的月》除了用大量篇幅描述事實與真實的辯證及影響外,更多以女主角更紗的主觀視角敘事,讓讀者能輕易認知事件的真實面貌,並快速同理角色的選擇。

流暢的筆觸、細膩的內心活動,讓人迫不及待想了解後續發展,整體讀來充斥著高昂的緊張感,也把擅長描繪人際互動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作為讀者,更紗的困惑、羞恥、噁心都能一一體會,文最深層的孤寂與自卑更是透明,表達十分直率,可見其功力。

圖片來源:twitter 流浪的月劇照


無人知曉的真相

比起更紗的困擾——家庭劇變、遇到恐怖情人,我想佐伯文被「完美」綑綁的狀態更能讓人產生共鳴。我們各自都背負著缺陷,從而釀成自卑感,然而因為母親對「完美」的追求,導致文只能默默吞下苦痛。

第二性徵不明顯引起的創傷無從排解,也進一步改變了文的人際關係,他變得無法跟發育正常的成年人相處,同時又渴望他人的陪伴,於是把自己「變成」戀童癖,寧可用罪犯的身份包裝罕病,令人唏噓。幸虧有更紗,被家庭和社會遺棄的人們得以互相取暖,但最後,文的缺陷也無從傾吐,他自己塑造的「假事實」,說著說著也變成他認為的「真實」了。


圖片來源:twitter 流浪的月劇照


《流浪的月》不愧為本屋大賞認可的佳作,縱使題材不算討喜,依舊能用縝密的敘事與切角挖出微小的共鳴點,熨貼人心,令人欲罷不能。未來面對社會案件,比起罔顧當事人心境的關心,我們更應思考這些善意是否只是滿足自己正義感的舉動,是否只是濫用同情心對黑影開槍,以免妄自判斷事實造成下一樁人倫悲劇。

原文作者Vivian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VVN LENS

實習編輯:鄭巧筠
核稿編輯:Xenia

- Supported by Google Adsense -

Most Popular

More from Author

承載故事的人-劉冠廷:Be water 像水一樣清澈,有無限的可塑性

劉冠廷,以《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聖筊》入圍第58屆金鐘獎男主角獎,而近年來在台灣掀起一波「冠廷宇宙」使大家漸漸看見他背後的努力與對於演戲的每一分執著,他是一個承載故事的人,像水一樣,有無限的可塑性。

奮力浮出水面的YouTuber金魚腦:環保不需要厲害,只要持續就有力量

兼具環保、旅遊、生活的YouTuber金魚腦,以燦爛陽光的形象,親民的推廣環保議題,除了經營YouTube頻道外,還開了一家無包裝商店,期待自己的理念能在生活中落地生根,進而影響更多人。

在藝術與戲胞中栽種人生:最有號召力的90後網紅「張藝」

2016年因嘎嘎台合作推出的《植不起的實驗室》而開始有了知名度的張藝,在網路世代中,常不禁會讓人停下腳步細細品嘗他作品中的矛盾美感與細膩,但他始終不被任何身份所框架,並且一直在尋找自己。

山道猴子背後的魔性插畫:帶你認識經典迷因「wojak」的流派

最近廣為流傳的影片《山道猴子的一生》,而片中人物皆採用Wojak迷因漫畫角色呈現,深受2019年流行的網路迷因Wojak漫畫的啟發,而這樣的漫畫系列主要呈現了不同Wojak角色之間簡潔的互動情節,在影片中,Wojak漫畫則成為了基本元素,用以為每個角色賦予特定的屬性和性格塑造,也因此透過諷刺的方式成為這個世代的感觸。

- Supported by Google adsense -

More Articles

謝馥如諮商師:結婚不是人生的必修課,婚姻不該是關係間的枷鎖

婚不婚看個人,結婚與否各有不同說詞與見解,當你質疑人類為何要結婚?又存在著為何不結婚?這情感層面的拉扯是正常自然的,因為你是情感的動物,過不了情字這條路。

【集眾人之力的年末盛典:社區共好的「鬆勢三日節」12月揭開序幕】

彰化社頭,這個台灣的織襪之鄉,一場由地方青年發起的盛會【鬆勢三日節】即將於年末拉開帷幕。這是一場結合傳統產業、社區共造、品牌經營的匯集之地,各式各樣的想像在這裡發生,共同要為社頭這個地方繪出一段充滿活力的週末。

雲玩家、雲讀者、雲觀眾,到底有沒有資格發表意見?

雲玩家讓人詬病的原因就在沒明明沒有接觸過遊戲,僅僅是透過影片、實況和評論就上網與其他人討論或是發表意見。 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說就是「不懂裝懂」

走出翻拍即崩壞的魔咒,《航海王》真人版的不俗表現與未來發展

動畫《航海王》是許多人的童年記憶,觀眾們喜歡草帽小子一夥人的性格,也對他們在偉大航道的冒險感到熱血沸騰。而當作者尾田榮一郎宣佈要真人化時,許多人不免擔心會崩壞,不過如今卻似乎繳出不錯的成績。

AI翻譯當道:有了科技與人工智慧,我們還需要學英文嗎?

在AI還不風行的時代,翻譯是一項有系統的專業,學會第二外語對於探索世界如虎添翼。然而當科技發展至人類能不透過學習,僅操作即時翻譯AI就能使用第二外語時,則挑戰了學習本身的核心價值。

承載故事的人-劉冠廷:Be water 像水一樣清澈,有無限的可塑性

劉冠廷,以《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聖筊》入圍第58屆金鐘獎男主角獎,而近年來在台灣掀起一波「冠廷宇宙」使大家漸漸看見他背後的努力與對於演戲的每一分執著,他是一個承載故事的人,像水一樣,有無限的可塑性。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宮崎駿用一部《蒼鷺與少年》走遍我們的人生

「這是最後一部」在2013年時曾經表示自己不再投入長篇動畫的宮崎駿宣言,在後期被打破最後一步的發言,又開始製作新動畫。 而這次在2023年耗費多時完成的動畫作品,其風格和劇情的安排卻呈現兩極化的結果。

出道30年,從電視明星變為網路紅人之路:斯斯感冒膠囊御用明星「羅時豐」

你聽過「感冒用斯斯~咳嗽用斯斯~」的廣告嗎?在電視中唱著廣告歌曲的羅時豐出道時是台語歌手,卻不甘於被標籤定義,54歲的他現在甚至經營起Youtube,成功迎來演藝事業第二春。

連小勞勃道尼都認證,用瓦楞紙做出鋼鐵人的藝術家鍾凱翔

紙雕藝術家鍾凱翔從喜愛昆蟲的孩童時期開始,便以紙材探索創作,還成功做出1:1等比例的鋼鐵人模型。儘管受到質疑,他始終忠於自我,不曾改變作品的風格,而這份堅持不成功吸引了小勞勃道尼,也吸引了世界。
Total
0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