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自我成長生活開店以後會發生什麼事?行前你需要了解的事

開店以後會發生什麼事?行前你需要了解的事

創業是為了想要自由,開店後失去的就是自由

文 / 吳東軒

我開的店是 來坐夥共享空間,當時的理想就是想要打造一間共享空間,在台北這個擁擠城市中創造更多的交流與溫度,為了這些寄居在台北市的外地青年,打造一間「像家一樣的共享空間」。在這裡,我想重申一遍:

「絕對不會有自由。」

開了店就會有客人自行上門、或者上電視上媒體然後變紅,這些事情不能保證會發生,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創業者會失去自由,這裡講的自由是指「會被綁在店裡」。

空間裡頭會有各式各樣的大小瑣事,創業初期不只得花一堆時間處理這些瑣事,也得用力做行銷、顧好產品、服務客戶 … 得花一堆時間在店裡。當時開店的前三個月,我每天從早上九點到店裡準備 (十點開門),晚上十一點多才能打掃完離開 (十點半關門),每天工作超過 14 個小時一周 7 天。直到三個月後店裡營運開始較為穩定,才開始每周能有一天休假。

開店之後的得失清單 來源: 吳東軒

覺得上班很累嗎?

想像一下每天 14 小時,每周 6-7 天,然後一個月只領兩萬塊自己發給自己的薪水。
圖片來源:吳東軒
  • 既然開的是一間帶有某種理想的小店,
  • 一開始真的以為我會花很多時間在思考、企劃各種社會創新提案
  • 而朋友們聽聞我創業,都以為是開始 做生意、賺大錢
  • 這種帶有某種理想的小店,後來跟附近鄰里比較熟之後才知道,他們一開始以為我們是 在店裡搞革命的覺青

    但真正花費最多時間的事情是打掃清潔。在開店之前,你可能無法想像開在路邊的空間一天究竟會飄進多少灰塵,而在客人來來去去之間,得花多少時間打掃才能維持乾淨。

下一個難關,時間被人聊走了

這大概不只開店,可能各種創業都是,但開店會更容易發生的原因是:別人更知道要去哪裡可以找到你。

想創業的人很多,真的很多!但真的會開始執行的人少了一點。當你真的動手創業開店,就會出現一堆想要找你聊聊的人,聊什麼呢?聊他們那個遲遲未執行也可能根本不會執行的創業夢。

這件事為何要特別提?
因為對於你的創業來說,這些聊聊幾乎不會帶來任何幫助之外,還會吃掉你創業初期最重要的資源:時間

隨便聊一下也是一兩個小時就過去了,開店初期你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錢在燒、客人在走,忙這些就忙不完了,若還花時間去應付那些過去的人情聊一些沒有任何幫助的內容,不如花時間做割捨。懂得拒絕和取捨,是創業初期很重要的事情。

圖片來源:吳東軒

朋友圈開始重新洗牌的時候,就是越來越順的時候

一段時日之後,你的朋友圈會完全不同。

這沒有對錯好壞,就只是圈子不一樣而已。話題不同、經歷不同、做的在意的是都不一樣了,做空間創業、開店又有一個很大的特性,就是認識人很快!因為空間是人們聚集的地方,是活動、事件發生的場所,認識人的速度確實會快上很多。

一段時間之後整個朋友圈就會完全不一樣了,想要認識更多人的話,開店的確是一個好方式。

圖片來源 吳東軒

為著生活,還得學著接自己不喜歡的顧客

當自己不喜歡的人來到自己精心營造的空間,看著那股格格不入,大概是最痛苦的事情。同時還有失去自由、燒錢的壓力等等。

但因為有了自己的店,可以讓很多自己喜愛的事發生在這,認識自己想認識的人,交流分享想要交流分享的事情,一步步實現自己夢想的感覺,真的很棒。

想實現夢想,靠的不是貿然創業,而是完整的規劃和細緻的執行。

而創業也是一種實戰,在真實的戰場上燒自己的錢,那學習動機自然是跟上班族完全不同。這過程中確實有些技能有突飛猛進的成長,同時也有一些部分再也回不去了 — 例如愈來愈無法想像自己朝九晚五坐辦公室的樣子。

圖片來源 吳東軒
圖片來源 吳東軒

空間創業的投入實在太巨大了,但收穫有些不成比例。創業能做的很多事,上班也能做—

● 不需要創業一樣可以學習

● 不需要創業一樣可以認識人交朋友

● 不需要創業一樣可以累積實戰經驗

● 不需要創業一樣可以實現夢想

有時或許得實際進入這種狀態才能體會這一切。

這篇文章是以開 來坐夥共享空間 的經驗,大概描述創業開店之後會發生的事情、創業開店的心情等等;如果你也是小資創業,大概會比較有參考價值,假設你是帶著幾千萬要創業的這種等級,經歷就會完全不同。

創業很辛苦,不一定真的要創業。但一定要有的是"創業思維"

本文授權轉載自 吳東軒

小人物編輯部:Lori hsieh
核稿編輯:Xenia

- Supported by Google Adsense -

Most Popular

More from Author

溫暖中孕育、終至破殼而出 – 西子灣裡的小水坑,夕陽裡的陪於

「酩酊大醉/渾身濕透/脫掉膠鞋/裸足奔跑/破殼而出」 這是冰島樂團Sigur Rós其中一首歌的歌詞。 歌的名稱是Hoppípolla,冰島文翻成中文是「彈跳水坑」。

誰跟你小人物:每個人的故事,都是我們的事

如果,現階段的你想要被記錄下自己的時光片段,不論是特別的日子、特別的計畫,或者是事業上的不同階段,小人物都很希望可以跟你聊一聊。

信仰與征途:背上後背包,追逐媽祖婆的足跡

在這場土地與信眾的盛宴裡,人們不分老少、不分職業,肩並肩行走著,目的就是陪著媽祖婆走完遶境的這段路途。遶境現場讓人感受到濃厚的信仰氛圍,街頭巷尾張燈結綵,人頭湧湧。信眾們穿著傳統民俗服裝,手持香燭、鮮花和香火,虔誠地跪拜祈禱。隨著鑼鼓聲響起,緩緩移動的媽祖轎隊讓人肅然起敬。遊行隊伍裡的藝陣表演,例如舞龍、舞獅、扮戲等,引領著群眾,敲鑼打鼓地告訴地方民眾:「媽祖已經來到此處。」

當代擇偶:你的對象已放入購物車

現代人擇偶的方式越來越理性:對交往對象的評價數量越來越大、條件越來越豐富、品味越來越深化、標準越來越明確、想像也越來越完美,就像消費市場中不斷升級的產品品味,已經失去過去那般單純的感性。

- Supported by Google adsense -

《一代宗師》:人生,就是一場功夫;一橫一豎,都是情。

《一代宗師》是對王家衛認識的集大成,集結了過往王家衛在影壇路過的足跡。電影中的臺詞宛如同人生的縮影,用美來裝幀人生,而非唯美卻毫無重量的虛有其表,在爐火中純青。

在埔里,用心經營一間小店:用點心港式早午餐

一間位於南投埔里的用點心港式早午餐,小小的店面,由一對夫妻共同經營。一如店名「用點心」,他們用心做好每一份點心,希望把好的品質和食物,分享給每一位來到店裡的顧客。

王凱琳博士:突破MBTI的侷限性,讓職涯諮商師助你一臂之力

在科技業一待就是十多年的凱琳,經過科技業不同部門的工作,讓她逐漸覺得MBTI是一個很有用的工具,可以協助自己了解人跟人之間的差異,但越加深入了解,也明白MBTI其實有其侷限性。

我用不上 ChatGPT 的理由,你呢?

自從ChatGPT問世以來,網路上出現愈來愈多結合應用的討論與教學,但作為工具,ChatGPT仍有其限制,小說家麟左馬從「精度」與「相關性」兩點分享自己現階段用不上這個工具的理由 。

Mr. Lobby:咖啡的純粹加入Battle,雲林隨之舞動

有一種創業心態,不是賺著大錢或追著流量,而是跟著自己的心走。在雲林斗六的Mr. Lobby,主打自家咖啡烘豆,並提供各行各業創作者在他的烘豆場域交流。Lobby用Battle的熱血和咖啡的甘甜,描繪出地方大摳的生活樣態,也為雲林添上一抹新鮮色彩。

毛小孩的守護神們!台灣民間信仰裡的動物神

近年少子化的現象之一,是寵物取代人類成為家庭裡的「毛小孩」。毛爸媽們對毛小孩的關愛,衍生出相應的產業與服務。而其中,過去被視為是「人的」宗教信仰,如今也開始關注毛小孩的安全與健康,使得提供動物相關服務的廟宇與日俱增。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台灣有哪些祭祀動物神的廟宇吧!

焦安溥:從歌曲中穿梭,用音樂感謝人生無常

2022年底,安溥發行新專輯《9522》,刻劃自己從1995年到2022年一路以來的心境轉變,並於同年平安夜舉辦十年一度的《潮水箴言》演唱會。近期金曲入圍名單公布,安溥雖未入圍最佳華語女歌手,她的音樂與歌聲早已撫慰許多角落裡的靈魂,撰寫本文的汪羽正是其一。透過敘寫安溥的創作歷程與自我認同,似乎也帶著聽者在音樂與生命中找回自己。

專訪中執委許菡芸:為世界帶點美好的政壇青年力量

許菡芸身為政壇年輕一代的力量,在政壇耕耘已久。經歷過選戰失利,卻仍持續在政壇打拼,嘗試為民眾生活帶來更多美好,也尋找青年於台灣的價值。

從《人選之人》看見政治工作的職人甘苦:專訪作家張慧慈

《人選之人:造浪者》作為台灣第一部政治幕僚職人劇引起熱烈關注與討論,劇中呈現台灣社會政治生態與選舉文化,並以性別平權議題為故事主線,描繪女性在職場所面臨的挑戰。透過專訪曾任職於政黨、歷經選戰的作家「小花媽」張慧慈,我們將更深入了解幕僚職人真實經歷的酸甜苦辣。

視老如寶,青銀共創如何造就世代共榮

Ezchoix是一個銀髮族專屬的資訊分享平台,該團隊希望藉由平台上的銀髮議題更新,讓更多人關注國內高齡化社會的發展狀況及銀髮族的權益議題。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如何能協助銀髮族在年邁之時,仍能發揮自己最大的價值,便成為現今的思考方向,而青銀共創便也成為炙手可熱之選。

我們受困於民主社會中的「有閒階級」?

近幾年韓劇流行的精英世界、上層階級與下層階級的對比,引起許多熱潮,在諸多的討論下,我們看見了就算我們在一個看似沒有階級式的民主社會,但仍有隱形的「有閒階級」在引領著我們朝著那個方向前進。

深受氣候變化影響,吉里巴斯81%的家庭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脅

吉里巴斯風光明媚,但也面對著種種困境。全國一半人口(估計為12萬)生活在首都南塔拉瓦(South Tarawa)。該國土地形狀狹長,猶如一個回力鏢,主島幾乎無法容納所有居民。吉里巴斯出生率高(每1000人有26名嬰兒),加上外島居民移居至南塔拉瓦,令當地出現城市化,過度擠迫加劇健康、社會及環境問題。
Total
0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