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是為了想要自由,開店後失去的就是自由
文 / 吳東軒
我開的店是 來坐夥共享空間,當時的理想就是想要打造一間共享空間,在台北這個擁擠城市中創造更多的交流與溫度,為了這些寄居在台北市的外地青年,打造一間「像家一樣的共享空間」。在這裡,我想重申一遍:
「絕對不會有自由。」
開了店就會有客人自行上門、或者上電視上媒體然後變紅,這些事情不能保證會發生,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創業者會失去自由,這裡講的自由是指「會被綁在店裡」。
空間裡頭會有各式各樣的大小瑣事,創業初期不只得花一堆時間處理這些瑣事,也得用力做行銷、顧好產品、服務客戶 … 得花一堆時間在店裡。當時開店的前三個月,我每天從早上九點到店裡準備 (十點開門),晚上十一點多才能打掃完離開 (十點半關門),每天工作超過 14 個小時,一周 7 天。直到三個月後店裡營運開始較為穩定,才開始每周能有一天休假。
覺得上班很累嗎?
想像一下每天 14 小時,每周 6-7 天,然後一個月只領兩萬塊自己發給自己的薪水。
- 既然開的是一間帶有某種理想的小店,
- 一開始真的以為我會花很多時間在思考、企劃各種社會創新提案。
- 而朋友們聽聞我創業,都以為是開始 做生意、賺大錢。
- 這種帶有某種理想的小店,後來跟附近鄰里比較熟之後才知道,他們一開始以為我們是 在店裡搞革命的覺青。
但真正花費最多時間的事情是打掃清潔。在開店之前,你可能無法想像開在路邊的空間一天究竟會飄進多少灰塵,而在客人來來去去之間,得花多少時間打掃才能維持乾淨。
下一個難關,時間被人聊走了
這大概不只開店,可能各種創業都是,但開店會更容易發生的原因是:別人更知道要去哪裡可以找到你。
想創業的人很多,真的很多!但真的會開始執行的人少了一點。當你真的動手創業開店,就會出現一堆想要找你聊聊的人,聊什麼呢?聊他們那個遲遲未執行也可能根本不會執行的創業夢。
這件事為何要特別提?
因為對於你的創業來說,這些聊聊幾乎不會帶來任何幫助之外,還會吃掉你創業初期最重要的資源:時間。
隨便聊一下也是一兩個小時就過去了,開店初期你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錢在燒、客人在走,忙這些就忙不完了,若還花時間去應付那些過去的人情聊一些沒有任何幫助的內容,不如花時間做割捨。懂得拒絕和取捨,是創業初期很重要的事情。
朋友圈開始重新洗牌的時候,就是越來越順的時候
一段時日之後,你的朋友圈會完全不同。
這沒有對錯好壞,就只是圈子不一樣而已。話題不同、經歷不同、做的在意的是都不一樣了,做空間創業、開店又有一個很大的特性,就是認識人很快!因為空間是人們聚集的地方,是活動、事件發生的場所,認識人的速度確實會快上很多。
一段時間之後整個朋友圈就會完全不一樣了,想要認識更多人的話,開店的確是一個好方式。
為著生活,還得學著接自己不喜歡的顧客
當自己不喜歡的人來到自己精心營造的空間,看著那股格格不入,大概是最痛苦的事情。同時還有失去自由、燒錢的壓力等等。
但因為有了自己的店,可以讓很多自己喜愛的事發生在這,認識自己想認識的人,交流分享想要交流分享的事情,一步步實現自己夢想的感覺,真的很棒。
想實現夢想,靠的不是貿然創業,而是完整的規劃和細緻的執行。
而創業也是一種實戰,在真實的戰場上燒自己的錢,那學習動機自然是跟上班族完全不同。這過程中確實有些技能有突飛猛進的成長,同時也有一些部分再也回不去了 — 例如愈來愈無法想像自己朝九晚五坐辦公室的樣子。
空間創業的投入實在太巨大了,但收穫有些不成比例。創業能做的很多事,上班也能做—
● 不需要創業一樣可以學習
● 不需要創業一樣可以認識人交朋友
● 不需要創業一樣可以累積實戰經驗
● 不需要創業一樣可以實現夢想
有時或許得實際進入這種狀態才能體會這一切。
這篇文章是以開 來坐夥共享空間 的經驗,大概描述創業開店之後會發生的事情、創業開店的心情等等;如果你也是小資創業,大概會比較有參考價值,假設你是帶著幾千萬要創業的這種等級,經歷就會完全不同。
創業很辛苦,不一定真的要創業。但一定要有的是"創業思維"
本文授權轉載自 吳東軒
小人物編輯部:Lori hsieh
核稿編輯:Xe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