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社會實踐文化MBTI風潮不斷!人格分析為何成為社群主流?

MBTI風潮不斷!人格分析為何成為社群主流?

255,324FansLike
119,979FollowersFollow
7,421SubscribersSubscribe

MBTI人格潮在社群平台上廣為流傳,甚至還出現了蔬菜版、彩妝版的人格測驗,而這樣的人格測驗其實層出不窮,甚至也可以和玄學有某種相同之處,又為何MBTI會成為人格測驗的主流?我們又如何在人格測驗中看見與社會的關係,抑或說,與人心理影響的層面。



MBTI起源:心理學與創意的結合

MBTI 全名為「邁爾斯-布理格斯性格分類指標」(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是一種透過回答問題去看見人們的心理偏好,進一步進行性格分類。

MBTI是一對母女所開發──美國作家 Katherine Cook Briggs與女兒Isabel Briggs Myers,因為對心理學的愛好,以心理學家榮格在 1921 年的《心理類型》為基礎,深入研究後以創意的方式融入大眾的生活,讓大家可以簡單地入手。

在這個有許多不同人格測驗的網絡中,為何MBTI會被重新看見?或許,這是因為人類行為有週期性,而這件事又是受大眾接受、喜愛的,因為MBTI的活潑與當前的主流心理學理論的複雜、講求實證與實驗,甚至是被範圍框限顯得死板不同,因此主流心理學不喜歡MBTI,因為主流心理學有框架-「必須是大牌學者」,但這對母女沒有學位的形象,因此只能在非心理學界發酵,無法被學界認可、進入學界討論。

1920年代,美國業餘心理分析師凱薩琳(右,Katharine Cook Briggs, 1875-1968)與女兒伊莎貝爾(左,Isabel Briggs Myers, 1897-1980)發明了「MBTI人格測驗」。圖片來源:博客來-閱讀生活誌



「你是哪種人?」測驗分類看見自己的模樣

在MBTI出現以前,「猜星座」就已是我們社會社交的一大重點,不僅會看星座書,也會透過星座了解運勢,可以透過星座的分享看見自己在別人眼中是什麼樣子。

而在MBTI出現後,是新穎的出現,不僅是在線上的方便,且有許多免費的網站可以測驗,因此廣為流傳,也有網站將每一型人格都賦予角色如表演者、主人公、守衛者等,甚至連結了明星、偉人等,讓民眾除了了解自己外,可以和朋友間交流成為娛樂話題,更有一種「喔!原來我與他是同一種人!」的貼近那個可能從沒想過的人與社會。甚至還發展「蔬菜MBTI」透過12道題測出自己的代表蔬菜;彩妝人格測驗,找出最適合自己的風格類型等。

社群媒體的宣傳與發展也是讓測驗廣為流傳的原因之一,除了口耳相傳與推薦,更是透過IG限時動態、社群連結等,讓朋友們快速的也可以接受測試,也因為配合著可愛的插圖與人格分類,因此也可以透過社交平台找尋與自己的「同種人」,進一步成為你的社交圈的共同話題與流行。

從韓國爆紅的蔬菜MBTI。圖片來源:girlstalk

「做起來是感動的、準的;做出來是說出心裡的話,說出那些在日常無法準確分析的樣貌。」

其實目前坊間也有很多心理測驗都可以有令人感到「準確」這樣的感覺,但MBTI是分的很仔細,透過許多的問題去看見人格的分類。其實做到這樣並不難,因為有許多問題所以可以以多樣態去看見一個人,但因為Katherine Cook Briggs與Isabel Briggs Myers可以想到創意的發掘並且可以運用在生活中,因此可以讓每一個人都去測驗,並且令大多數人都覺得信服。

MBTI 的類型區分是以四個向度進行二分法,多個性格取向排列組合成 16 種基本人格類型,每個人的性格都會落在四個角度中的不同邊,形成不同的性格傾向。

字母代表如下:

外向 E/內向 I(例如:與世界的相互作用)。

實際 S/直覺 N(例如:認識世界的方式)。

思考 T/情感 F(例如:如何判斷和做決定)。

判斷 J/感知 P(例如:生活態度與做事方式)。

圖片來源:Sora的概念剪貼簿


當了解自己的心理測驗成為一種功利取向

而人格特質應該怎麼運用,就算知道了我們還可以怎麼進一步去了解自己?又,這樣的測驗可以真的去認識一個人嗎?

除了可以認識自我,MBTI也常用於企業的人才調度,依據個人特質分配適當的工作職位。

但也因為人的心裡是複雜的,儘管他很準確,但若是在「故意製造出自己的形象」、「在回答問題時對自己產生誤解」等狀態下,是無法真的做分類的;再者它在實務上因為開發者並非專業心理學家,因此理論基礎未經過驗證而科學性不足;而在不同年齡、狀態下的測試結果也會產生變更。MBTI雖然乍看很理想,可以快速的把適合的人放在適合位置,但也有個可能,當我們在面試工作中會因當時的情境或應徵的職位,有目的性的做出選擇,而並非出於真實性格。

前提要基於受測驗者不會以功利取向進行測驗,,因為若是用於選才等面試階段,可以「行銷自己」、「想像自己」,而這就不會是真實的他的工作狀態。

淵遠流長的玄學與命理

其實在人類的發展過程中,除了心理學的發展可以讓人更了解自己或是自己的行為背後的心理狀況,早在魏晉時期,就出現的一種以《老子》為研究核心的哲學思潮,是對《老子》、《莊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說。

算命、看手相。圖片來源:Pexels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玄學透過非科學的方式,體現了萬物無窮奧妙的變化作用,例如風水、紫微斗數等。並因此也發展出八卦、面相學等。

而在印度占星學的發展盛行,有上百、上千種的人格型態,其實原理和MBTI一樣,但過於繁複,因此不成為主流,不同於MBTI透過測驗,占星學是以看星盤為主。但MBTI會讓人覺得準比占星學準,因為占星中發生作用的星會隨著年齡產生差距(例如:太陽星座會比月亮星座容易看見),且有些人的生活方式和社會中發展不出那顆星的模樣,例如東方女性的火星被壓抑,因此用占星學抑或是任何一種算命、命理也不能無限上綱,例如古代婚姻用八字抹煞愛情,但合八字比相識一兩年好嗎?

「要怎麼樣去看見一個人的特質、人格?」

我想,這是在每一段關係的相處中都需要去互相了解、磨合的。

而了解一個人最好的方式還是要透過實際接觸、相處,而人格測驗、玄學算命只適用於時間緊迫又對對方不熟,但需要快速的了解這個人的條件之下,因此會看他的外在表現,就如同目前在大學、企業面試一樣會需要許多外在的履歷,但仍然無法在面試時就了解這個人的工作狀態與人格形象。

星座、八字星盤、人格形象,除了可以大略的了解人,也可以對於熟悉的人有意外的發現,而這或許可以解決在相處過程中的矛盾與不理解,並且可以重新去看見這個人背後的動作,去「更了解」一個人,解決那些覺得不合理之處。

各類人種、性格,所在的社會,在不同人眼中有不同的印象,進而產生對人的第一印象。圖片來源:IMDb《Exam》劇照



面對不同學生時,若使用人格理解是否會「因材施教」

在教育場所,我們多少都在入學時做過人格測驗,然而,我們適合用人格測驗來看一個學生嗎?

「每一年的性格都不同,就算測出來是同樣的人格,但真實相處仍會有多差異。」

因應著時代的前進,社會物質影響、思想改變等因素,每一年的學生狀態都大相徑庭,因此,或許可以先了解這個同學的專長與性質,再用人格測驗去應證這個同學,並去洞見這個同學的表現,近一步去看見學習動機。但這樣的測驗與詮釋是無法斷言的,因此要先看見實際表現後才做,測驗只能讓我們看得到方向但看不到結果成績。

「認識一個人的後期才用玄學去看見,因為朋友相處會用簡單的方式去解決,不太會運用到玄學,會覺得他就是這樣的人,不會想要剖析的那麼細。」或許,這是出自於華人的禮,抑或是人類的待人的「懶惰」、「自我中心」,因此我們想以我們自己的理解去解決問題,所以玄學反而像人生故事一樣,讓我們有更多的面相可以去了解一個人背後的脈絡,進而改變對他人的見解。
而MBTI是透過「想了解自己」的出發點去看見的。也不需要強迫他人。

因為好奇、因為急迫,我們如何連結心與心的距離

無助、忐忑、資訊不足、非常想深入頗析的時候的心理狀態使我們相信人格分類與命理測驗。
從玄學不是近代的實證科學,是一種「知識」到現在已科學實證為主的心理學,雖然都是了解自己的工具,但其實都沒有辦法準確的認識每個階段的自己。
在現代主流心理學其實並沒有許多人相信與運用,因為它的研究方法-測驗與行為實驗的局限性大,有許多想法是實驗無法看見的,沒辦法在行為實驗中看見這個人的想法變化,要靠問卷調查才看得見,且有許多變化的因素(例如採樣的地點),因此實驗方法並不周全,因此在大眾生活中置信度不高。

又,心理學重鎮是美國,樣本大多在美國與加拿大,且通常以學生為主體採樣,這和亞洲社會仍有落差,不能符合每一個地方的社會風氣與思想方式。因此在人們需要了解人心的工具的需求上, MBTI強勢出頭,成為新主流,但仍無法滿足每個人,會有人覺得不準;而且也要建立在有這樣的角色的文化社會上。但或許是MBTI有著適合在每一個人身上的特質,因此才會受人喜歡。

韓國的實境節目《MBTI Inside》。圖片來源:YouTube미션 파서블

「至今了解人心的工具非常少,不像科技已經發展到AI,心理學像是在打算盤」

「好奇」是人類的天性,而MBTI可以快速且方便的了解自己,因此它可以當成一個自我認識的出發點,形成話題,並且了解人與人間的差異性,進而去看見如何應對進退,但雖然可以認識自己,甚至看見自己無法言說的狀態。

但畢竟人的心裡是複雜的,一個人的性格也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性,因此還是鼓勵去搜集資料可以搭配這些心理測驗去決定。

實習編輯:鄭巧筠
核稿編輯:Shiuan

- Supported by Google Adsense -

Most Popular

More from Author

承載故事的人-劉冠廷:Be water 像水一樣清澈,有無限的可塑性

劉冠廷,以《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聖筊》入圍第58屆金鐘獎男主角獎,而近年來在台灣掀起一波「冠廷宇宙」使大家漸漸看見他背後的努力與對於演戲的每一分執著,他是一個承載故事的人,像水一樣,有無限的可塑性。

奮力浮出水面的YouTuber金魚腦:環保不需要厲害,只要持續就有力量

兼具環保、旅遊、生活的YouTuber金魚腦,以燦爛陽光的形象,親民的推廣環保議題,除了經營YouTube頻道外,還開了一家無包裝商店,期待自己的理念能在生活中落地生根,進而影響更多人。

在藝術與戲胞中栽種人生:最有號召力的90後網紅「張藝」

2016年因嘎嘎台合作推出的《植不起的實驗室》而開始有了知名度的張藝,在網路世代中,常不禁會讓人停下腳步細細品嘗他作品中的矛盾美感與細膩,但他始終不被任何身份所框架,並且一直在尋找自己。

山道猴子背後的魔性插畫:帶你認識經典迷因「wojak」的流派

最近廣為流傳的影片《山道猴子的一生》,而片中人物皆採用Wojak迷因漫畫角色呈現,深受2019年流行的網路迷因Wojak漫畫的啟發,而這樣的漫畫系列主要呈現了不同Wojak角色之間簡潔的互動情節,在影片中,Wojak漫畫則成為了基本元素,用以為每個角色賦予特定的屬性和性格塑造,也因此透過諷刺的方式成為這個世代的感觸。

- Supported by Google adsense -

More Articles

謝馥如諮商師:結婚不是人生的必修課,婚姻不該是關係間的枷鎖

婚不婚看個人,結婚與否各有不同說詞與見解,當你質疑人類為何要結婚?又存在著為何不結婚?這情感層面的拉扯是正常自然的,因為你是情感的動物,過不了情字這條路。

【集眾人之力的年末盛典:社區共好的「鬆勢三日節」12月揭開序幕】

彰化社頭,這個台灣的織襪之鄉,一場由地方青年發起的盛會【鬆勢三日節】即將於年末拉開帷幕。這是一場結合傳統產業、社區共造、品牌經營的匯集之地,各式各樣的想像在這裡發生,共同要為社頭這個地方繪出一段充滿活力的週末。

雲玩家、雲讀者、雲觀眾,到底有沒有資格發表意見?

雲玩家讓人詬病的原因就在沒明明沒有接觸過遊戲,僅僅是透過影片、實況和評論就上網與其他人討論或是發表意見。 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說就是「不懂裝懂」

走出翻拍即崩壞的魔咒,《航海王》真人版的不俗表現與未來發展

動畫《航海王》是許多人的童年記憶,觀眾們喜歡草帽小子一夥人的性格,也對他們在偉大航道的冒險感到熱血沸騰。而當作者尾田榮一郎宣佈要真人化時,許多人不免擔心會崩壞,不過如今卻似乎繳出不錯的成績。

AI翻譯當道:有了科技與人工智慧,我們還需要學英文嗎?

在AI還不風行的時代,翻譯是一項有系統的專業,學會第二外語對於探索世界如虎添翼。然而當科技發展至人類能不透過學習,僅操作即時翻譯AI就能使用第二外語時,則挑戰了學習本身的核心價值。

承載故事的人-劉冠廷:Be water 像水一樣清澈,有無限的可塑性

劉冠廷,以《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聖筊》入圍第58屆金鐘獎男主角獎,而近年來在台灣掀起一波「冠廷宇宙」使大家漸漸看見他背後的努力與對於演戲的每一分執著,他是一個承載故事的人,像水一樣,有無限的可塑性。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宮崎駿用一部《蒼鷺與少年》走遍我們的人生

「這是最後一部」在2013年時曾經表示自己不再投入長篇動畫的宮崎駿宣言,在後期被打破最後一步的發言,又開始製作新動畫。 而這次在2023年耗費多時完成的動畫作品,其風格和劇情的安排卻呈現兩極化的結果。

出道30年,從電視明星變為網路紅人之路:斯斯感冒膠囊御用明星「羅時豐」

你聽過「感冒用斯斯~咳嗽用斯斯~」的廣告嗎?在電視中唱著廣告歌曲的羅時豐出道時是台語歌手,卻不甘於被標籤定義,54歲的他現在甚至經營起Youtube,成功迎來演藝事業第二春。

連小勞勃道尼都認證,用瓦楞紙做出鋼鐵人的藝術家鍾凱翔

紙雕藝術家鍾凱翔從喜愛昆蟲的孩童時期開始,便以紙材探索創作,還成功做出1:1等比例的鋼鐵人模型。儘管受到質疑,他始終忠於自我,不曾改變作品的風格,而這份堅持不成功吸引了小勞勃道尼,也吸引了世界。
Total
0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