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學玩越開,出社會越吃香
「大學存在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適應社會,現在不嘗試享受,出了社會壓力更大,不就連怎麼宣泄情緒都不知道?」堪稱全台灣最年輕的副校長開頭就顯現了魄力,對於學業成績沒有太多的想法,深信未來的競爭力是靠實力導向。自大學普及以來,一直有傳說中的三大必修學分「愛情、社團、課業」,談談為什麼有這樣一說,王嘉穗表示,因為這就是台灣未來的競爭力。
打造嘉藥科大的教學品牌:強調社交、表達與溝通
台灣之於世界人口老化的成長速度是第三名,僅次於德國與日本,若依照數據顯示,十年後全台灣高中畢業人數也將等於公立大學招生人數,各個大學為此分別祭出打造校園品牌的新計劃,嘉藥當然也不例外,一直以來王嘉穗對於高等教育都有許多的憧憬,在他任職後強力改革社團氣象,協助籌辦新社團「夢工廠」,領先全台灣各大學以媒合校內外資源、鼓勵做夢為目標,為社團歷史寫下了嶄新的一頁。在課堂上,他發現學生常常會有許多問題,但往往不知道如何去陳述與表達,甚至是無法分析提問的內容,她說:「訓練學生表達的能力是大學應該做的,很多人難找到工作並非能力不好,而是沒辦法精確地表達出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麼。」然而比起課堂報告、分組討論這類制式的「表達與溝通」,她則認為用最自然的方式玩社團才能更有效地促進人與人之間更多的交流與溝通,進一步訓練學生邏輯思考與判斷的能力。
越限制,越不受控制;打破門禁制度
曾在海外留學多年的王嘉穗回頭想過自己接受的教育過程,發現一路以來自己一直是在很開放的學習環境下成長,初回到台灣時對於台灣的門禁制度感到非常的意外,「很多事情其實並沒有那麼的危險,身為成年人應該要懂得自我保護,甚或是降低風險。」她說。有鑒於大學生打工、外宿的比例越趨增高,學校的門禁制度儼然成為學生下班、社團練習之後飆車回宿舍的理由,不僅提升了車禍比例,外宿更增加了學生住宿的成本與提升了公共危險的風險,她認為教育就像一幅畫,越是限制學生創作的空間,這幅畫就越沒有個人特色,「最後每一個人都變成一樣,那會是我們所期待的嗎?如果不是,這就是我打破門禁制度的理由,學生應該更多自主性的學習,而不是我們不斷地耳提面命。」她說。
22K的可怕在於沒有競爭籌碼
薪水都是老闆在開價,身為科技大學副校長,他也提了高中與職校之間的優勢、劣勢,普通高中以學識為主,培養大批的研發人才固然是好,但是這樣的研發人才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本與設備,一般的中小企業根本沒有辦法負擔一位研發人才的壓力,更不用說身處經濟不景氣、中小企業提供超過80%工作機會的台灣了。相較普通高中,職校是近幾年來發展的重點,不僅僅是因為未來就業市場的發展較好,在大學四年之中有更多機會接觸社會工作也是未來很重要的競爭籌碼。王嘉穗認為,22K的問題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解決,但就針對他看到的就業現況,許多人總想著公司可以給自己多一點的薪水與假期,卻不曾想過如何為公司帶來更大的效益,這才是時下青年競爭力節節衰退的主要原因。
美式教育:進步程度才是成績依據
如果太過看重課外生活與社團活動,那畢業門檻究竟要怎麼定?一直以來我們用考試評定學習成效,量化結果成為成績,也許因為中國文化自古以來總是以最後成果為評量的依據,例如九品官人法、科舉考試等等,我們不太在意過程中的質變,一切以成果論定,王嘉穗說:「我其實沒辦法接受大學還用這種方式在評定學生,當時我大學是在美國念的,教授評量我們的成績是依據每個人進步的程度來算。」諷刺的是,華人世界裡遵從的儒家文化,至聖先師孔子講述的「因材施教」大家掛在嘴邊、放在心上,卻不曾落實。
最近常和朋友談起,我們這一個世代的青年競爭力該從何開始?先是想到了參與331反服貿學運,號召50萬人上街頭、自主串聯、組織規劃,甚至是iPad現場直播的應用,這些在當下不覺得有什麼,卻是世代與世代之間最鮮明的一條界線;總聽到長輩們驚呼科技的進步,也聽到前輩們讚嘆新世代組織的運籌帷幄,那些在我們(新世代)生活中習以為常的打發時間的工具,在關鍵時刻竟都成了事半功倍的好技能。
你說,如果為這個世代打分數應該怎麼打?經濟衰退、景氣不好、房市低迷、工作難找,「進步的程度才是成績的依據。」王嘉穗說。然而如何才能促進自己更多的進步?「認真玩,不然以後就沒機會了。」我從他身上得到了不可思議的答案。
___本文刊載自《小人物雜誌NO.07-畢業生為何而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