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人物專訪陳意晴|以土地為師,謙卑遊走山海與藝術

陳意晴|以土地為師,謙卑遊走山海與藝術

255,324FansLike
119,979FollowersFollow
7,421SubscribersSubscribe

她遊走於山海、穿梭於土地與人文的巷弄之中,嘗試用實驗藝術與感官的視角去探尋新的可能性;她走入社區與地方、遠赴離島深入部落,用自己的生命經驗與故事策展;她用行動去愛護與親撫土地,持續推動及辦理自然探索結合藝術的營隊活動。

她是陳意晴,她有意識地去做選擇與度過每一天,並持續吸收、流轉於當下所有。

蘇帆海洋文化藝術基金會年會—海洋肢體互動劇場。攝影:蘇帆志工


對土地的熱愛,來自於家人的啟蒙

「我很喜歡『鯤』這個字。」意晴說。

莊子《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鯤」是一條傳說中的大魚。而臺南的「七座鯤鯓」(台南腹地,多有沼澤潟湖之地,安平安南以西,潮汐相依。古有聚落、漢人文明,號以「鯤鯓」)就是出自於此。

「我認為『鯤』可以表述很多意涵。『鯤』可以代表我對家鄉臺南的眷戀,那滋養我成長、茁壯的養分源頭。『鯤』亦代表我跟土地之間深厚的情感連結,包含山林溪川、河海洋流與地域文化所交織出的故事。」而談起這一切的起頭,要從意晴的家人開始說起。

意晴的母親自倆姐妹兒時起,便常在閒暇之餘領著他們隨意來場野營或旅行,在自由摸索踏尋、適性發展下,於嘗試與錯誤中學習、在每段經驗裡成長,開放式教學的同時也需為自己的選擇和決定負責,父母兩人用不同方式的愛,引領姐妹倆在各自的道路上自在翱翔、恣意成長;成長過程中的多元學習下,各面向的種子漸趨在意晴心裡萌芽茁壯。小二的時候,她跟隨家人一同參與了荒野保護協會的親子團,這也逐漸建構起她與環境、與土地的另一層關係。

以大地為伍,向生命中的所有片刻對話交流、實驗與學習。攝影:陳姝均

「兒時與荒野的夥伴們一起做生態調查、棲地保育等環境運動,同時呼籲大眾關注環境議題、淨灘減塑等,但其實少有能共同正視環境問題源頭,並力行實踐的機會。」直到國中,意晴開始反思這些日日充斥在身旁的觀念與行為。「大眾倡導能源轉型、環保減塑、環境保育等議題,但若沒有同時從基本生活中身體力行、改善源頭,是否永遠無法根治問題?」也因此,當時她選擇暫時離開了熟悉且安逸的同溫層環境,開始轉換渠道去力行愛護對於土地的情感,除了改變有意識的消費模式、生活習慣、Poo-free、藉二手購買與換物減少資源消耗等,也開始吃素與盡量食得當季、用得當地。

「我在行動的同時,也深感不需強制性的推廣讓大眾什麼都要力行,只是希望每個人可以更有意識地去擇取所需與生活;我們能否真的辨別『需要與想要』?選擇產生更少碳足跡的生活模式?當我們進行消費的時候,多花一點時間去注意公平貿易、動物實驗、產地與生產模式等,能不能讓環境與社會型態變得更好?」

上五專後,意晴開始接觸不同的社會公民團體、NGO、NPO 等組織,這時她也才發現不同的組織其實都有存在的必要性。「現在的我比較能理解,每種參與模式與行動方式,不管寓教、倡議、公民運動等皆是需相輔相成的,都是站在不同視角、為了不同需求,但為同一領域付出的方式。回頭看過去與現在的自己時,還是很感謝荒野帶我進入這個領域裡,引領懵懂少年時的我親觸土地、讓自身跟環境建立情感的起頭。」

陳意晴個展「犢漪 to̍k-it 日誌 — 行腳聲鱗|行為概念展|」主裝置「生 昇 實 相 pōng-khang」。攝影:羅宜瑄

藝術與環境教育結合,靈感源自於生活的日常

「我從小就喜歡沈浸在塗鴉、自由創作的過程裡,但有系統性地學習藝術、工藝與設計,是在上了五專之後。」

意晴認為,各式型態的藝術其實都藏在日常的生活中,「巷弄之中的老屋磚花、發霉坍陷的藤椅、路邊呼嘯而過的車流鳴唱、日落餘暉,甚至是山海之間隱藏的韻律脈動,這些都是值得被紀錄保存、待梳理歸整進心海的養份。 」美術工藝、設計體系雖需具備一定程度的基礎才能建設及發展,但也並非只能進到工坊、學術界才能磨練與研習。

「藝術是平凡且流動性的,埋藏於我們生活日常的一事一物、思想意識與感官覺知之中。」

「我們所受的藝術鍛鍊與培訓,大多偏頗於某一特定流派,抑或是只能關注單一面向來操作與發展,現今我們要如何同時兼顧並築構在地文史、環境、主流思想、社會個體間差異性與藝術之間的保存、共生等問題?」意晴在五專畢業時曾辦過個展,以「犢漪 to̍k-it 日誌 — 行腳聲鱗|行為概念展|」之題,過回顧自己心境上的成長,與對土地、感官體驗的連結,抑透過臺灣鄉鎮為概念的田調所延伸的五感互動式裝置、聲音土壤採集、現地創作、肢體劇場等實驗性模式,去紀錄她所認識的土地與藝術、自我共譜的舞曲。「我很喜歡在創作後讓作品發霉、生鏽,這些自然而然會發生的樣子與狀態,好似如我們每一個人的渴望與需求般,作品亦能長成自己想要與喜歡的質地、肌理與模樣。」

而意晴也嘗試把自己關注的議題帶入日常校園中。舉凡在藝術設計相關的專業學習中,常因為要完成指定作業、符合規定技法而產生很多資源的過度消耗及污染,在與師長討論素材與原料可動性的同時,也激發許多再生現成物相互共創,與實驗性創作的靈感;在系學會主辦各式活動的過程中,也透過二手衣改造的棚架場佈野餐盛會、校際市集的蔬食攤販邀請,及設立循環餐具使用機制等,亦結合當地節氣文化、母語傳承等元素築構出不同於以往視野的模式型態。

「雖然誠實說,執行過程確實會有點孤獨。」但是意晴仍持續用行動,去愛護腳下所踏的島嶼土地,並開始反向嘗試將過去熟悉的營隊經驗與藝術媒合,以感官認知、共同創作的方式讓孩子們去接觸環境,感受土地的氣息與溫度。

意晴目前也和夥伴們定期辦理營隊,除了以山海域探索教育為主軸,同時也加入在地食農教育、議題式的工作坊等。營隊採用大地中不同的元素,包含土壤、火、水、植物、風,引領孩子們個別在溫柔漸進式的沈澱、探索、肢體引導下,透過五感去體驗和探索人類遠古時熟知、卻已逐漸被遺忘,與自然共存的生活模式。

在過去山林教育及工藝設計的滋養下,以將自然引導及藝術創作、感官體驗結合,帶領孩子重新尋回自身與土地的連結與情感。攝影:陳姝均


行洄後山,繼續以山海為師

在五專美工科畢業之後,意晴透過特殊選才的管道進入東華大學縱谷跨域書院(不分系)就讀。「翻山越嶺到花蓮讀書,有一種『回家』的熟悉感。自國中起近乎每年暑假,都會回到花蓮的蘇帆海洋基金會參與親海教育、青銀共生田野工作的推廣與志工服務,閒暇之餘便隨著夥伴們在洄瀾樂土的城鄉與山溪浪花中遨遊。」

意晴對花蓮長久積累及生成的歸屬感,源自於那城市、早期林業中留存的日式建築遺跡,步調緩慢安逸的生活型態等,都跟故鄉臺南有許多的公共通脈絡連結。「雖然來花蓮求學很像回家,但我過去其實還未有深根當地的時間與機會,對於接下來大學階段的自我期許,希望善用過去的所學進到當地與原鄉,實行田野調查、採集與地方創生工作,同時也在實驗教育共學團中實習及學習相異領域的知識技能,也能多花時間梳理、增進及整合自我的知能與生命認同。」

在親海探索教育中,將既有的基礎海洋判認知識,結合五感體驗的基礎覺知起發,引導學員以不同面向的視角親觸及認識海洋。攝影:陳姝均

如果未來有片人生的空白期,意晴希望能撥空到臺東的大地旅人基地,學習樸門(一門透過實作、策略與永續,跟土地建立關係的一套環境設計策略),並將藝術跟自然療癒做結合與實驗,以此活用於生活和正執行的探索教育中;也或許留在臺南或母親的故鄉高雄美濃,透過日常學習母語、飲食文化、歷史本位記憶等,去紀錄和體驗屬於家族、屬於自己根系的文化脈絡;當然,也會留點時間放空、自我梳理、搭便車去旅行流浪。

我們都要有意識的生活和選擇

以前的意晴積極關注與倡導環境、人權議題的重要性,但現在她能用更柔軟的角度,理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在尊重之外,盡自己的能力去做好自己能做的事。

「期待身處在不同生命階段的每個人,可以更花心力回到內在的自己身上,更有意識的去覺察生活,不管是表象學習、玩樂或日常瑣事,抑或是情緒抒發、溝通與探索的過程,其實不分黑白對錯與高低差異,在覺察自我之後,透過有意識的選擇,我們都能更有溫度的去行動實踐。」

在這樣豐盈堆砌出的成長歷程中,意晴希望用最柔軟的態度、腳踏實地去親身實踐,以土地與萬物為師,穿梭於人文和大地的迴廊之中,跳躍奔馳,然後平穩地前進。

以大地為伍,向生命中的所有片刻對話交流、實驗與學習。攝影:陳姝均

有意識的梳理及承接自我,在時代洪流的推進下,不斷尋覓個體最能安放、適宜的定位與價值。

在意晴的身上,我看到謙卑的態度,用自己的聲音、行動與影響力,去邁出實踐深愛環境與土地的腳步。

照片提供:陳意晴



採訪、撰文:Joshua 、陳意晴
核稿編輯:Shiuan

- Supported by Google Adsense -

Most Popular

More from Author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地球的永續是我們的責任

比爾蓋茲從一個「富人」的出發點和思維,去紀錄他如何關注氣候變遷,以及他為氣候變遷所做出的行動,分析現在地球與各個國家都必須面對與正視的問題,並在最後提出他認為可行的解方行動。

【專訪】慕嶼商行主理人原耕達:兩間甜點店,圓了媽媽與自己的人生夢想

他是原耕達,今年 29 歲,同時是兩間甜點品牌的主理人之一,分別是新竹的高原甜點和宜蘭的慕嶼商行。「我是一個充滿好奇心的人,因此我會持續去嘗試新的事物和迎接挑戰。」年輕的他,也曾告訴過自己:「我以後絕對不要做一成不變的工作。」,而他的好奇心與態度,絕對是成就這一切的關鍵之一。

米拉|十八歲自學生,要一直走在認識自己的路上,才能活得更耀眼!

她是米拉,18 歲的個人自學生,來自新竹,曾經到台南讀過半年的書,兩年內從實驗教育機構回到體制,休學後再度自學。她從舞台出身,參與過大大小小的學生活動,擅長用影像紀錄與詮釋她想說的話,她曾同時擔任過五個單位的校園大使,她也發起過好幾場線上聚會,擔任過各種論壇與活動的自學生講者。 用斜槓自學人去定義她,再也適合不過了,但與此同時,她也想成為一個堅定與溫柔的存在。

Harry Tang|沒有智慧型手機的一個月,我的生活變得更快樂了

Harry Tang,一位在墨爾本留學的中國大學生,半年前開始拍攝影片紀錄生活與人生思考,在最新一部影片裡他執行了一項挑戰,也就是在一個月內只用老人機生活與工作。

- Supported by Google adsense -

More Articles

謝馥如諮商師:結婚不是人生的必修課,婚姻不該是關係間的枷鎖

婚不婚看個人,結婚與否各有不同說詞與見解,當你質疑人類為何要結婚?又存在著為何不結婚?這情感層面的拉扯是正常自然的,因為你是情感的動物,過不了情字這條路。

【集眾人之力的年末盛典:社區共好的「鬆勢三日節」12月揭開序幕】

彰化社頭,這個台灣的織襪之鄉,一場由地方青年發起的盛會【鬆勢三日節】即將於年末拉開帷幕。這是一場結合傳統產業、社區共造、品牌經營的匯集之地,各式各樣的想像在這裡發生,共同要為社頭這個地方繪出一段充滿活力的週末。

雲玩家、雲讀者、雲觀眾,到底有沒有資格發表意見?

雲玩家讓人詬病的原因就在沒明明沒有接觸過遊戲,僅僅是透過影片、實況和評論就上網與其他人討論或是發表意見。 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說就是「不懂裝懂」

走出翻拍即崩壞的魔咒,《航海王》真人版的不俗表現與未來發展

動畫《航海王》是許多人的童年記憶,觀眾們喜歡草帽小子一夥人的性格,也對他們在偉大航道的冒險感到熱血沸騰。而當作者尾田榮一郎宣佈要真人化時,許多人不免擔心會崩壞,不過如今卻似乎繳出不錯的成績。

AI翻譯當道:有了科技與人工智慧,我們還需要學英文嗎?

在AI還不風行的時代,翻譯是一項有系統的專業,學會第二外語對於探索世界如虎添翼。然而當科技發展至人類能不透過學習,僅操作即時翻譯AI就能使用第二外語時,則挑戰了學習本身的核心價值。

承載故事的人-劉冠廷:Be water 像水一樣清澈,有無限的可塑性

劉冠廷,以《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聖筊》入圍第58屆金鐘獎男主角獎,而近年來在台灣掀起一波「冠廷宇宙」使大家漸漸看見他背後的努力與對於演戲的每一分執著,他是一個承載故事的人,像水一樣,有無限的可塑性。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宮崎駿用一部《蒼鷺與少年》走遍我們的人生

「這是最後一部」在2013年時曾經表示自己不再投入長篇動畫的宮崎駿宣言,在後期被打破最後一步的發言,又開始製作新動畫。 而這次在2023年耗費多時完成的動畫作品,其風格和劇情的安排卻呈現兩極化的結果。

出道30年,從電視明星變為網路紅人之路:斯斯感冒膠囊御用明星「羅時豐」

你聽過「感冒用斯斯~咳嗽用斯斯~」的廣告嗎?在電視中唱著廣告歌曲的羅時豐出道時是台語歌手,卻不甘於被標籤定義,54歲的他現在甚至經營起Youtube,成功迎來演藝事業第二春。

連小勞勃道尼都認證,用瓦楞紙做出鋼鐵人的藝術家鍾凱翔

紙雕藝術家鍾凱翔從喜愛昆蟲的孩童時期開始,便以紙材探索創作,還成功做出1:1等比例的鋼鐵人模型。儘管受到質疑,他始終忠於自我,不曾改變作品的風格,而這份堅持不成功吸引了小勞勃道尼,也吸引了世界。
Total
0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