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遊走於山海、穿梭於土地與人文的巷弄之中,嘗試用實驗藝術與感官的視角去探尋新的可能性;她走入社區與地方、遠赴離島深入部落,用自己的生命經驗與故事策展;她用行動去愛護與親撫土地,持續推動及辦理自然探索結合藝術的營隊活動。
她是陳意晴,她有意識地去做選擇與度過每一天,並持續吸收、流轉於當下所有。
對土地的熱愛,來自於家人的啟蒙
「我很喜歡『鯤』這個字。」意晴說。
莊子《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鯤」是一條傳說中的大魚。而臺南的「七座鯤鯓」(台南腹地,多有沼澤潟湖之地,安平安南以西,潮汐相依。古有聚落、漢人文明,號以「鯤鯓」)就是出自於此。
「我認為『鯤』可以表述很多意涵。『鯤』可以代表我對家鄉臺南的眷戀,那滋養我成長、茁壯的養分源頭。『鯤』亦代表我跟土地之間深厚的情感連結,包含山林溪川、河海洋流與地域文化所交織出的故事。」而談起這一切的起頭,要從意晴的家人開始說起。
意晴的母親自倆姐妹兒時起,便常在閒暇之餘領著他們隨意來場野營或旅行,在自由摸索踏尋、適性發展下,於嘗試與錯誤中學習、在每段經驗裡成長,開放式教學的同時也需為自己的選擇和決定負責,父母兩人用不同方式的愛,引領姐妹倆在各自的道路上自在翱翔、恣意成長;成長過程中的多元學習下,各面向的種子漸趨在意晴心裡萌芽茁壯。小二的時候,她跟隨家人一同參與了荒野保護協會的親子團,這也逐漸建構起她與環境、與土地的另一層關係。
「兒時與荒野的夥伴們一起做生態調查、棲地保育等環境運動,同時呼籲大眾關注環境議題、淨灘減塑等,但其實少有能共同正視環境問題源頭,並力行實踐的機會。」直到國中,意晴開始反思這些日日充斥在身旁的觀念與行為。「大眾倡導能源轉型、環保減塑、環境保育等議題,但若沒有同時從基本生活中身體力行、改善源頭,是否永遠無法根治問題?」也因此,當時她選擇暫時離開了熟悉且安逸的同溫層環境,開始轉換渠道去力行愛護對於土地的情感,除了改變有意識的消費模式、生活習慣、Poo-free、藉二手購買與換物減少資源消耗等,也開始吃素與盡量食得當季、用得當地。
「我在行動的同時,也深感不需強制性的推廣讓大眾什麼都要力行,只是希望每個人可以更有意識地去擇取所需與生活;我們能否真的辨別『需要與想要』?選擇產生更少碳足跡的生活模式?當我們進行消費的時候,多花一點時間去注意公平貿易、動物實驗、產地與生產模式等,能不能讓環境與社會型態變得更好?」
上五專後,意晴開始接觸不同的社會公民團體、NGO、NPO 等組織,這時她也才發現不同的組織其實都有存在的必要性。「現在的我比較能理解,每種參與模式與行動方式,不管寓教、倡議、公民運動等皆是需相輔相成的,都是站在不同視角、為了不同需求,但為同一領域付出的方式。回頭看過去與現在的自己時,還是很感謝荒野帶我進入這個領域裡,引領懵懂少年時的我親觸土地、讓自身跟環境建立情感的起頭。」
藝術與環境教育結合,靈感源自於生活的日常
「我從小就喜歡沈浸在塗鴉、自由創作的過程裡,但有系統性地學習藝術、工藝與設計,是在上了五專之後。」
意晴認為,各式型態的藝術其實都藏在日常的生活中,「巷弄之中的老屋磚花、發霉坍陷的藤椅、路邊呼嘯而過的車流鳴唱、日落餘暉,甚至是山海之間隱藏的韻律脈動,這些都是值得被紀錄保存、待梳理歸整進心海的養份。 」美術工藝、設計體系雖需具備一定程度的基礎才能建設及發展,但也並非只能進到工坊、學術界才能磨練與研習。
「藝術是平凡且流動性的,埋藏於我們生活日常的一事一物、思想意識與感官覺知之中。」
「我們所受的藝術鍛鍊與培訓,大多偏頗於某一特定流派,抑或是只能關注單一面向來操作與發展,現今我們要如何同時兼顧並築構在地文史、環境、主流思想、社會個體間差異性與藝術之間的保存、共生等問題?」意晴在五專畢業時曾辦過個展,以「犢漪 to̍k-it 日誌 — 行腳聲鱗|行為概念展|」之題,過回顧自己心境上的成長,與對土地、感官體驗的連結,抑透過臺灣鄉鎮為概念的田調所延伸的五感互動式裝置、聲音土壤採集、現地創作、肢體劇場等實驗性模式,去紀錄她所認識的土地與藝術、自我共譜的舞曲。「我很喜歡在創作後讓作品發霉、生鏽,這些自然而然會發生的樣子與狀態,好似如我們每一個人的渴望與需求般,作品亦能長成自己想要與喜歡的質地、肌理與模樣。」
而意晴也嘗試把自己關注的議題帶入日常校園中。舉凡在藝術設計相關的專業學習中,常因為要完成指定作業、符合規定技法而產生很多資源的過度消耗及污染,在與師長討論素材與原料可動性的同時,也激發許多再生現成物相互共創,與實驗性創作的靈感;在系學會主辦各式活動的過程中,也透過二手衣改造的棚架場佈野餐盛會、校際市集的蔬食攤販邀請,及設立循環餐具使用機制等,亦結合當地節氣文化、母語傳承等元素築構出不同於以往視野的模式型態。
「雖然誠實說,執行過程確實會有點孤獨。」但是意晴仍持續用行動,去愛護腳下所踏的島嶼土地,並開始反向嘗試將過去熟悉的營隊經驗與藝術媒合,以感官認知、共同創作的方式讓孩子們去接觸環境,感受土地的氣息與溫度。
意晴目前也和夥伴們定期辦理營隊,除了以山海域探索教育為主軸,同時也加入在地食農教育、議題式的工作坊等。營隊採用大地中不同的元素,包含土壤、火、水、植物、風,引領孩子們個別在溫柔漸進式的沈澱、探索、肢體引導下,透過五感去體驗和探索人類遠古時熟知、卻已逐漸被遺忘,與自然共存的生活模式。
行洄後山,繼續以山海為師
在五專美工科畢業之後,意晴透過特殊選才的管道進入東華大學縱谷跨域書院(不分系)就讀。「翻山越嶺到花蓮讀書,有一種『回家』的熟悉感。自國中起近乎每年暑假,都會回到花蓮的蘇帆海洋基金會參與親海教育、青銀共生田野工作的推廣與志工服務,閒暇之餘便隨著夥伴們在洄瀾樂土的城鄉與山溪浪花中遨遊。」
意晴對花蓮長久積累及生成的歸屬感,源自於那城市、早期林業中留存的日式建築遺跡,步調緩慢安逸的生活型態等,都跟故鄉臺南有許多的公共通脈絡連結。「雖然來花蓮求學很像回家,但我過去其實還未有深根當地的時間與機會,對於接下來大學階段的自我期許,希望善用過去的所學進到當地與原鄉,實行田野調查、採集與地方創生工作,同時也在實驗教育共學團中實習及學習相異領域的知識技能,也能多花時間梳理、增進及整合自我的知能與生命認同。」
如果未來有片人生的空白期,意晴希望能撥空到臺東的大地旅人基地,學習樸門(一門透過實作、策略與永續,跟土地建立關係的一套環境設計策略),並將藝術跟自然療癒做結合與實驗,以此活用於生活和正執行的探索教育中;也或許留在臺南或母親的故鄉高雄美濃,透過日常學習母語、飲食文化、歷史本位記憶等,去紀錄和體驗屬於家族、屬於自己根系的文化脈絡;當然,也會留點時間放空、自我梳理、搭便車去旅行流浪。
我們都要有意識的生活和選擇
以前的意晴積極關注與倡導環境、人權議題的重要性,但現在她能用更柔軟的角度,理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在尊重之外,盡自己的能力去做好自己能做的事。
「期待身處在不同生命階段的每個人,可以更花心力回到內在的自己身上,更有意識的去覺察生活,不管是表象學習、玩樂或日常瑣事,抑或是情緒抒發、溝通與探索的過程,其實不分黑白對錯與高低差異,在覺察自我之後,透過有意識的選擇,我們都能更有溫度的去行動實踐。」
在這樣豐盈堆砌出的成長歷程中,意晴希望用最柔軟的態度、腳踏實地去親身實踐,以土地與萬物為師,穿梭於人文和大地的迴廊之中,跳躍奔馳,然後平穩地前進。
有意識的梳理及承接自我,在時代洪流的推進下,不斷尋覓個體最能安放、適宜的定位與價值。
在意晴的身上,我看到謙卑的態度,用自己的聲音、行動與影響力,去邁出實踐深愛環境與土地的腳步。
照片提供:陳意晴
採訪、撰文:Joshua 、陳意晴
核稿編輯:Shiuan